《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pdf

ID:53020448

大小:163.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2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pdf_第1页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76一《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年第5卷第4期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2014,Vo1.5No.4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许茵,李惠清(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1518)[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妇科肿瘤;效果[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4)04-0076-02妇科肿瘤是女性常见疾病,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将肿瘤装入标本袋取出后再行操作,尽可能避免污命健康和生活质量_1_。自2O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染腹腔。手术结束后,患者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辅助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治疗妇科治疗,预防伤口感染,并加强患者的饮食营养。肿瘤的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1.3观察指标

3、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于临床。本文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1资料与方法(±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妇科肿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瘤患者88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有计数资料以频数(厂)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2检44例,年龄23~51岁,平均32.4~5.6岁;卵巢良性肿验,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4、0【=0.05。瘤18例,卵巢癌3例,子宫肌瘤14例,子宫内膜癌52结果例,宫颈癌4例。观察组44例,年龄25~50岁,平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33.5~4.9岁;卵巢良性肿瘤2O例,卵巢癌2例,子宫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肌瘤13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5例。两组患者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0.05),具治疗组并发泌尿系感染1例,尿潴留2例(均为宫颈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癌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

5、者),并发症发忌症,术前准备完善。生率为6.81%;对照组尿潴留3例(2例宫颈癌、1例1.2方法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肠梗阻21.2.1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法治疗。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1.2.2治疗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气管插管率为15.91%;治疗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静脉复合麻醉,使用常规三孔操作法,脐轮上方开0.05)。切口约lcm,确保气腹针进入腹部并注入二氧化碳手术结束后,治疗组皮下气肿2例,但4天后自气体,腹腔内压力保持1.34~2.00kPa,、留置10ram套行消失;肩酸疼

6、痛3例,3天后自行好转。对照组切管针,并在双侧下腹部对称点留置2~3个5mm的套口愈合不良5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管针l;常规检查患者肝、胆、胃肠以及膈肌等器官,(P>O.05)。再检查患者子宫及双附件形态、大小及活动度。根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效果比较(±s)据病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下患侧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癌分期手术或根治术、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部分巧克力囊肿注:与对照组相比,①尸<0.05及卵巢囊肿壁薄的患者剥除时极易发生破裂,应先3讨论.予卵巢穿刺针

7、抽吸囊液,再将缺口放大行卷发式剥妇科肿瘤的生长位置多样,其中子宫肌瘤、卵离,最后装入标本袋,经脐轮上方的腹套管针取巢囊肿最常见。传统手术治疗在下腹部作一个长出。直径超过8cm的畸形胎瘤卵巢囊肿患者,应先约10~15cm的切口,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年第5卷第4期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2014,Vo1.5No.4—77一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叶云,林向(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建福州I350001)[摘

8、要]目的:探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吞咽神经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