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

ID:53031381

大小:575.9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4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_第1页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_第2页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_第3页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_第4页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第0165期年(6总月第222期)中州学刊June,2015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6【经济理论与实践】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米毛学峰摘要:关于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等1'7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考察其他国家(地区)在跨越刘易斯拐点时期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表现可以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韩国在跨越刘易斯拐点后仍享受着人口红利,并没有因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放缓经济增长,也没有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导致高通货膨胀。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可以判断,中国未来非农劳动力供给仍然丰富,劳动力成

2、本的上升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等都有限。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需要充分开发、整合和利用现有人口资源,选择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成功转型的产业政策,通过提升现有人力资本等奠定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短缺;国际经验中图分类号:F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6—0029—07自2004年“民工荒”爆发以来,中国农民工名三个方面分析可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并基于中国的义工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引发了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上述三种担忧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政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争论。争论源自于

3、刘易斯拐策建议。点如果到来,对于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的担忧,这样一、跨越刘易斯拐点的国际经验、表现与启示的担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民工工资上涨是否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第二,劳动1.刘易斯拐点之后还能享受人口红利吗?力成本的上升是否会使中国丧失在全球生产体系中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的竞争优势?第三,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会影响通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货膨胀水平?本研究聚焦于如果刘易斯拐点到来,件。人口红利时期通常该国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速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研都较高。从日本和韩国的发展经验来看,

4、跨越刘易究的路径从总结历史经验和考察其他国家(或地斯拐点之后,日本、韩国仍旧可以享受人口红利,并区)的发展实践出发。众所周知,13本和韩国已跨没有出现刘易斯拐点之后,人口红利自动消失。日越了刘易斯拐点。日本的刘易斯拐点大约发生在本至少在2O世纪90年代初仍享受着人口红利,有1960年前后,韩国在1970年前后进人了刘易斯转趣的是,在1975-1980年间,13本就业人口还出现折区间。由于13本、韩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与我国较大幅增长,共增加就业人口29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为类似,而且均在开放过程中获得较快的持续经济50万人,1977年更是增加劳动力人口高达71万人。增长

5、,其经历和教训值得借鉴。本研究主要考察日韩国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经过刘易斯拐点,本和韩国在跨越刘易斯拐点阶段中,经济形态和劳但是至今仍在享受着人口红利。动力市场的表现,从人口红利、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为什么刘易斯拐点之后13本和韩国仍旧受益于收稿日期:2015-05-01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195)。作者简介:毛学峰,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29中州学刊2015年第6期“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拐点和刘易斯拐点不是同长速度尽管出现下滑趋势,1975-1991年间仍保持一个拐点。人口红利这一概念泛指在

6、人口转变过程了4.5%的年经济增长速度。1992年之后增速基本中由于死亡率下降、出生率降低带来的经济影响,这保持在0.67%,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被称为第一个人口红利,往往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年经济增长速度为-2.2%。韩国在很长时期一直维扩大积蓄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上升三个主要途持着高速经济增长,只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径实现(Bloom,Canning和Sevilla,2002)。第一个人发之后,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因此,日本、韩国口红利突出反映着有效消费人口与有效生产人口的的发展实践无法为刘易斯拐点之后经济的下滑提供相互影响,强调生

7、命周期的收入与消费模式的变化足够的证据。(王丰,2007)。之后,学者更加关注年龄结构变化跨越刘易斯拐点之后不见得经济增长速度一定对财富创造过程的影响,认为人口老龄化有可能加下滑,这一点经济增长理论就可以给出解释。毕竟速资本积累,加剧经济的资本密集度,进而提高劳动在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劳动力、资本、科技、制度等)者的人均产出,因此形成第二个人口红利(Mason,中劳动力并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唯一变量,而且劳2001;Mason和Lee,2004)。可以看出,人口红利准动力还有数量和质量之分,尽管劳动力数量可能呈确地说是一种人力资源得到发挥或者良好的资源配现减少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