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

ID:53032003

大小:375.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4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_第1页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_第2页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_第3页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_第4页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3月合肥师范学院学报Mar.2015第33卷第2期Journa1ofHefeiNormalUniversityVo1.33No.2披文以入情《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审美解读刘西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读者在阅读诗词时,除了探寻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心理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人阅读时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读者美的历程,亦是作者某时某地情怀的郑重传递。从整体把握词境、溯源词作史境、理解词人心理三个维度解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披文入情,由文本而至词人生平、词人性情,将读者审美欣赏时的心灵感动与词人彼时的情感

2、起伏相合,从而获得一种读者与词人之间的审美共鸣。[关键词]李煜;《相见欢》;审美体验;创作心理[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73(2015)02—0088—05古人作词,自是从眼前景观触及心怀,回想万理,以图达到读者在保留个人情感理解的同时,更好千,生发笔端。而我们读词,虽无法回到彼时彼处,的把握词人的心理以及词作所呈现的情怀,披文人变成词人手中的一枝半柳,但眼前浮现的光影,恰是情,以表现对于词的认知,由文本而至词人生平而至沿袭词人情绪的起伏,甚至会去作者也未曾领悟之词人性情的感悟过程,从而将读者审美欣赏时的心地走上一遭

3、。南朝梁代著名文论家刘勰有日:“夫缀灵感动与词人彼时的情感起伏相合,以获得文学欣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赏时美的体验。幽必显。~E11518既然心理情绪那么主观,那么我们能一、昨夕今朝,刹那朦胧两相闻否探寻到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呢?文学的特殊性,相见欢[]1。。在于对于人性心理的探究,在于对人生情感的体验李煜与认识,这是一个永不会休止的话题。因而我们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决计不可忽略这一层:审美心理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沟通了主观与客观的距离,是作家创作、读者探析时如果作者对于阅

4、读者而言不算是特别有名,阅都不可或缺的部分。读者常常因为他(她)的陌生而忽略作者的名字,甚中国传统文学里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重情感、含至于喜欢的某首词,可以说出它其中的每一句,而恰蓄婉约的审美特征。词,尤能表现这一审美特征。恰忘记了作者,只是后来因为阅读中产生了兴趣与但现代诸多文学评论,在探析古诗词中体现的审美好奇,或者想更加深入的理解某首词而去搜索作者心理时,常受西方系统化模块化的逻辑思维影响,将的资料。李煜并不属于这样无名的作者,但这里我审美心理分为感知、联想、情感、理解四个结构部分想说的是,作者自身的履历往往不会是读者最先关进行研究,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传

5、统诗词的认识,注的部分,读者首先要阅读的是呈现在眼前的文本,应该从自身的体验开始,以意逆志,然后再去探寻感以及这个文本带来的审美直觉。当然,因为对于创动诗词背后有着怎样的情怀和历史,逐渐获得对于作者经历与创作背景的不了解,有时会使读者的阅词以及词人的真正理解。本文从读者阅读角度分析读感受产生偏差,甚至走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李煜的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所呈现的情怀心另外一个世界,正是创作者情怀中衍生的部分,完全[收稿日期]2014—1202[作者简介]刘西越(1993一),女,安徽和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主要研究文艺美学。88可以认为是这首词的

6、新创造。细读一个文本,这种色,是至为鲜妍明丽之色,放在春天,放在大多数地偏差往往不被重视,但在我看来也是十分值得期方都是如此突出,吸引目光。在这首词的初始,它突待——一个人眼中有一个人眼中的“林花”,难道这如其来,那么试想这遍地都是凋谢了的红色的林花不非常奇妙与美好吗?创作者一时的情怀,解救和的景象,对于词人来说是否亦是突如其来?试想这复活了古今多少人的相似情怀!若是唱成了曲子,那么开篇必然是哀伤凋谢的声音不过,如果读者想要完全理解创作主体的情感吧。第二句,词人道出了这最真实的叹惋——太匆心理,这种不了解亦是阅读体验的一个过程,一个从匆,自然景观落在人的眼中

7、,也就是人眼中的湖光山朦胧模糊到逐渐明朗的过程。被读者完全了解的作色了,这是李煜对这凋谢的春红及逝去的春光的评者,在阅读其文本前,读者常常就对文本形成了一种价,亦是千万人的共同体验,一个“太”字里有多么浓直觉,比如太白之气象千万,子美之沉抑工巧,东坡的情愫。随着这声叹惋,我们和词人一样追问这匆之旷然开朗,易安之婉丽精秀,往往因为知晓,对文匆的原因:朝来寒雨晚来风。这寒雨晚风仿佛从纸本的第一印象会有所局限。假如先不去知道创作者端漫了出来,透着湿凉的气息,纸上的黑字,仿佛盛创作时的历史背景,阅读反而变得奇妙,可以生发出在被雨水润湿的陈旧的林花瓣上。没有保存这美好

8、许多新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了解作者及背春光的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