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

ID:53034186

大小:370.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4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_第1页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_第2页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_第3页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_第4页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衷略考(二上)-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un.,2015第36卷第6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AnsandScienceV0l_36No.6宋衷略考(二上)瞿安全(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北襄阳441053)摘要:宋衷学术,似以古文经学为突出,以易学为著名。他精通训诂,重视义理,确有自己的特色。不过,总体上似仍不出汉代学术范围。关键词:宋衷;古文经学;易学;荆州学派中图分类号:K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476(2015)06—0010-06清人马国翰称:考衷于七经纬谶,《世本》,扬子《太玄经》,皆有注,其学大

2、抵与郑康成相似。⋯宋衷既不注谶纬,不同于郑玄;注《世本》和《太玄》,似乎也与郑玄无甚关系,马说似嫌轻率。《三国志》卷四十二《尹默传》: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又《华阳国志》卷十下《汉中士女》:李仁,字德贤,涪人也。益部多责今文,而不崇章句。仁知其不博,乃游学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伸子受古学,以倚文自终也。据上引,结合前面的著作分析,宋衷必擅长古文经学,可能包括《左传》学。《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谢该传》:谢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也。善明春秋左氏,为世名儒,门徒数百千人。建安中,河东人乐

3、详条左氏疑滞数十事以问,该皆为通解之,名为谢氏释,行于世。《三国志》卷十六《杜畿传附子恕传》注引《魏略·乐详传》载乐详问学于谢该,称谢该为南郡人。《后汉书》谢该本传亦引《魏略·乐详传》,与《三国志》文字略同,只是省去谢该的籍贯。据《续汉书·郡国志四》,章陵(一度设郡,后仍为县)属南阳郡而非南郡。范晔记谢该为南阳章陵人,可能另有所本。恐以《后汉书》为是。谢该为汉末名儒,精治《左传》,门徒百千,可见章陵一地儒学之盛。同乡宋衷同为名儒,也善古文经学,也就不难理解了。以下分析其现存著作。一、《周易注》虞翻称:经之大者,莫过于《易》。自汉初以来,海内英才,其读《易》者解之

4、率少。至孝灵之际,颍川荀讶号为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所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颠倒反逆,了不可知。⋯⋯又南郡太守马融,名有俊才,其所解释,复不及谮。孔子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岂不其然。若乃北海郑玄,南阳宋衷,虽各立注,衷小差玄,而皆未得其门,难以示世。。《虞翻传注引翻别传虞翻世传孟氏易学,本人于象数易学极尽能事,远过前人,其自视甚高,正在情理之中。他评述汉易四家,最许荀爽,贬抑郑宋。撇开褒贬不论,宋衷得与三位经学大家相提并论。又人魏后王肃人其门下,学习《太玄》,《太玄》既为拟易之作,宋注《太玄》,必定来自其易学。许都众贤云集,王朗本人位望甚高,又兼自注《

5、周易》,其学有自,仍引宋衷为西席。即此两点,可以证明当时宋衷堪称易学大家。本节所引宋衷易注,来自《周易集解纂疏》和《经典释文汇校》,聊以窥豹一斑。直书卦名,不书“周易”,收稿日期:2014一ll一06作者简介:瞿安全(1974一),男,湖北监利人,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10瞿安全:宋衰略考(二上)以为简省。(一)宋衷易注文本如前所述,宋衷易注音义,《经典释文》卷二《周易音义》不过寥寥数条,尚远不及于刘表易注数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宋衷文本多同于王弼。兹据《经典释文》所录数条,结合《周易集解》,比较宋本与其他各

6、本。如无特别注明,均出自《经典释文》,括号内亦为《经典释文》页码。字体加粗者为各本不同处。表1宋衷易注文本与诸家对照据此表,宋本与马郑二王相比,有同者,有不同者;与古文相比,亦有不同者。(二)宋衷易注分析附表所列宋衷易注,取象取义有时亦难以分辨,只能勉强处理。训诂有时以取象方式,故单纯训诂与单纯取象有时重复计算,总数为49。表2总体分类表3象数分析总计总计卦象l2互体3爻象16卦气1乾坤升降1总计20表4宋衷易注引书据此三表,可以看出:宋注训诂比例较高,单纯训诂也占到三分之一弱,可见宋注比较重视训诂,这一点似与马融、郑玄易注相似。引传注经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强,说

7、明宋注对《易传》的重视。引他书注易,则似乎数量较少,且均不注书名。宋注直接取义比例略高于取象。与郑玄、苟爽、虞翻等人相比,宋衷更注重直接阐明《周易》义理,而非总依象数推演经传。不过,与王肃王弼相比,宋衷取象的比例似又高于二王。l1第36卷第6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象数方面,宋衷运用了卦象,爻象,乾坤升降,互体,卦气等几种易例。运用最多的是爻象说,乾坤升降似只见一例,互体有三例,明确显示卦气说的一例。以下分别从训诂,象数与义理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宋注。1.训诂方面宋注有同马处。如大壮九三:赢其角。《周易集解纂疏》李疏:“赢”,郑(玄)虞(翻)作“累”,马

8、氏(融)以为大索,是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