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浙教版.doc

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浙教版.doc

ID:53048545

大小:20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瑞安市新华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浙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实验探究题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

2、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6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7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9(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3、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9(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下面问题:2⑴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               ;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               。⑵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缩小正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⑶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应是_________透镜。⑷在图9(甲)近视眼镜

4、的位置换上老花眼镜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 ;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3)近

5、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应是 透镜.(4)某同学患近视眼,一天他的眼镜坏了,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当他用手轻轻按压眼球时,偶然发现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了,关于这一现象的猜想,正确的是: .A.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长,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短B.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短,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短C.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长,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长.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