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

ID:53052870

大小:28.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31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_第1页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_第2页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_第3页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_第4页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余(孝悌忠信-礼仪廉耻).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孝篇夫孝、德之本也。《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试观乌鸟反哺。羔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故大孝尊亲。其次不辱

2、。其下能养。五孝惟庶人始言养。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必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保令名。斯可以谓孝。而悌忠信礼义廉耻。皆在其中矣。易言之。则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皆为不孝尔。孝者。所以事亲也。人子之身。父母之分身也。不孝父母。则此身之根本已失。有身如无身矣。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孝父母、即孝其祖宗矣。而女子之孝。则尤有进。在家则孝其父母。出嫁须孝其舅姑。盖以

3、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人每爱其夫。而以舅姑谓无生身之恩。恝然置之。抑思舅姑之育夫。犹之父母之育己也。夫妇一体。而谓可忽乎哉。女子以节孝为主。万善百行。惟孝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勉之。女子之孝。不仅温凊定省而已。凡各项事务。与父母舅姑。有切实关系。皆当挺身担任之。惟情有难易之不同。如未嫁时。倚父母以生存。则奋不顾身。以急父母之事。乃良知良能之发现。犹亲亲之本心也。迨既嫁以后。有夫与子以牵其情。此时对于父母。亦奋身急事。一如未嫁时。则其至性。不为私念所夺。若非有毅力者。曷克至此。至子妇对于舅姑。似无毛里之属。未蒙抚育

4、之恩。无非敬夫所尊。爱夫所亲已耳。乃能推孝父母之心以孝之。修人补天。尤恒情所难。而至孝之人。则无所谓难者。由其深明夫妇一体之义尔。{悌篇夫弟、德之序也。如韦束之次弟也。革缕束物谓之韦。展转环绕。势如螺旋。而次弟之义生焉。故说文象形。辀五束。衡三束。束之不已。则有后先次弟也。引申之为兄弟之弟。为岂弟之弟。弟有顺逊义。故善事兄长为弟。增作悌。示人以心中不忘先后次弟、须顺而逊也。君子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上长长而民兴悌。徐行、后长者谓之悌。疾行、先长者谓之不悌。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悌者

5、。所以事长也。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于我者。皆应敬以事之。而友爱若弟若妹。以及兄弟之子女。姊妹之子女。皆在于悌道之中也。女子之悌。当更有进。盖于归以后。以夫家为家。无论舅姑二人之兄弟姊妹。皆为长亲。即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嫡庶之间。以及妯娌姑嫂嫡庶之子若女。皆无不包括于悌道之中。所谓爱屋及乌。怀其少、即所以敬其长也。孝悌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可不慎欤。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又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

6、则弟悦。夫子之教弟子。孝之外即在于弟。故责原壤以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是悌也者。在家则谓善于事兄。出外则谓善于事长。举凡年长于我。分长于我。职长于我者。固无论已。推之德行长于我。学问长于我。皆长也。悌道实包括师傅及长官言之。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女子之悌。行于兄弟姊妹之间者易。行于妯娌姑嫂嫡庶之间者难。盖兄弟姊妹。气分一体。情性相关。亲爱出于天然。休戚自易相顾。至妯娌、以异姓而处人之骨肉。同时为兄弟之斧斤。最易构衅起争。化同为异。是故姒以宽和。娣以恭顺。则妯娌无不合矣。其姑嫂、则父母无终身之

7、依。姊妹非缓急之赖。每易恃目前之城社。伤日后之松萝。是故姑宜爱敬。嫂宜慈仁。则姑嫂无不协矣。推而言之。嫡庶非同胞之亲。无皇英之懿。而欲其志同道合。不亦难乎。是故夫道严正。嫡道宽慈。妾道柔顺。三善合、而太和在闺门之内矣。{忠篇夫忠、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故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则敬。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注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笺曰。尽己之谓忠。故忠有诚义。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记曰。丧礼、忠之至也。又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

8、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观于此数者。可以知忠之义。所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孔子曰。忠焉,能勿诲乎。又曰。忠告而善道之。此皆教人以善之义也。王曾原忠篇云。忠之义大矣。忠之理微矣。忠者、中心也。中于道而合乎心之谓也。中不合道。则理有倚偏。道不中心。则道有未尽。故不偏不倚之谓中。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忠之义则无所不包。大而格天地。感鬼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