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

ID:53058962

大小:9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1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_第1页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_第2页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_第3页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_第4页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一、母与子的战争 -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個ADHD學童媽媽自我敘說研究羅評瑛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研究生ping590414@y3hoo.com,tw摘要本研究採用質性訪談的方式,以一位國小四年級男性學童併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的家長為研究對象,透過研究者與學童家長的訪談,由研究者整理家長覺知其孩子的學習歷程,探討ADHD學童在面對生理上的缺陷下,如過動、衝動或是不專注,如何影響其課業的學習;以及在融合教育制度下,從個案家長覺知普通班級導師對ADHD學

2、童的態度,對ADHD學童學習行為的影響。家庭與學校環境對ADHD學童在面對學習時同樣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ADHD學童的父母親外,學校環境中的重要他人,如老師以及同儕對於他們的覺知與態度,也會影響其社會適應,以及他如何去看待自己與形成自我的概念。因此,如何對ADHD學生進行學校支持及教學調整之問題,也是本研究關注的重點。由訪談ADHD學童家長覺知其學習經驗發現,學校與家庭環境的確會影響其ADHD的症狀,生活周遭重要他人若能給予關心與鼓勵,發掘他們的能力,是協助ADHD學童學習行為的關鍵所在。關鍵字:ADHD、

3、融合教育、學校支持'教學調整壹、緒論對於ADHD的研究動機,起始於研究者本身就有一個從小就相當活潑、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老是動個不停的兒子。因為天生大腦神經的缺陷,兒子無法克制衝動,不守秩序、惹惱老師、經常被責罰、被同學稱為「害群之馬」、被班上同學排擠、成績課業嚴重落後。小小年紀的孩子每天卻要面對大大小小學習上、人際上的挫折,看在研究者眼裡真是心疼。孩子跌跌撞撞的長大,研究者本身也是流汗流淚、亦步亦趨的跟著成長。希望藉由此研究能讓大家更能了解ADHD學童在學習上所遭遇到的困難,能在他們的學習及成長路上多關心、體諒與

4、協助他們。研究者有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班上不免會有一些較不容易專注或是有「過動」傾向的孩子。這些孩子大部分有些典型症狀,例如常離開座位,如果老師處理不當,可能就會引發他的焦慮、憤怒或是攻擊。研究者相信,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對學生如此,對家長也是如此。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貫穿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尤其是對於ADHD學童,他們更需要特別的關愛與包容。能夠在一個對ADHD的症狀相當了解、包容性高,且願意多付出時間幫忙ADHD孩子的老師下學習,這對ADHD的孩子在學習與成長的路上

5、,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班上有過動兒,老師該如何協助?該怎樣做好班級管理?這也是研究者所欲探討的部分。本研究將訪談一位ADHD學童的家長,以自我敘說的故事方式探討ADHD學童在ADHD生理上的缺陷下,面對課業學習時遭遇到那些困難。貳、ADHD學童的相關文獻初探由於不注意行為是ADHD學童的顯著特質,ADHD學童在持續性注意力方面顯現出較一般兒童困難,這是導致無法有效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王乙婷,2004)。這些學童在注意力方面的困擾,包括:常常分心、粗心大意、健忘、弄丟東西、無法遵守規定、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逃避稍有困

6、難或需注意細節的工作及活動、無法持續做完一件事而經常更換正在進行的活動或工作,沒有讀書技巧、無法獨立完成作業、做筆記或報告時比較沒有組織、無法專注於教師的上課內容或跟同學們的討論等的問題,所以ADHD學童常會出現學業低成就情形(侯禎塘,2001)。陳季翎(2009)以「國民小學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學生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對國小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學生學習與生活行為特徵做調查研究,研究發現教師、家長及ADHD學童均認為ADHD學童最常出現之學習與生活行為特徵「容易受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ADHD學童之學業表現約在班上的後

7、20%,「注意力不良」之學習與生活行為特徵出現越頻繁,則其學業表現越差。陳惠芳、蔡玉蓉(2005)使用軼事觀察法及老師晤談方式,探討教室環境布置對ADHD學童的影響,發現環境布置會影響ADHD學童的學習能力。何叔靜、李信良(2010)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以一位ADHD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透過其學習經驗的分享,發現環境的確會影響ADHD的症狀,周遭他人是否能發掘他們的能力,給予鼓勵與關心,是協助ADHD學童發現自己的關鍵所在。國小兒童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有顯著相關,自我概念越高,則人際關係越好。(黃惠芳,2008)

8、。而ADHD學童因易誤解問題情境的外在線索,出現較多負向的行為,因此影響其人際互動(伍秀蓉,2001)。林盈萱(2011)整理國內外研究,發現ADHD學童負向的自我概念,會衍生出更多生活上的挫折與負面消極的態度,使其生活適應更加困難,是故,建立ADHD學童的正向自我概念、給予信心及鼓勵是很重要的。目前ADHD介入的取向是相當多元的,包括:藥物治療、認知訓練、行為管理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