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

ID:53064177

大小: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1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_第1页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_第2页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_第3页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_第4页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建议摘要:本文关注了安徽省近年产业结构的变化,选取了代表性城市进行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直观展示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对发展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发展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以期推动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关键词:产业结构安徽省升级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质量。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反映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的优劣。国际上,高度发展国家的产业结构多呈现“三二一”依次递减的特征,因此该特征也常被作为产业结

2、构调整的方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形成了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继续扩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益提高的格局。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举措方针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三二一”的格局雏形已成。安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人省,长期以来其产业结构组成都是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中部经济的崛起,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提升。然而,虽然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政

3、策的调整,具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且在省内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以及其地域分布特征,对于优化安省徽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内涵具有指导意义。一、安徽省产业结构分析(-)整体产业结构的分析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取了1995-2013年间安徽省三大产业的比重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如图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全省经济屮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逐渐突出并成为主导,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形成了“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中心、第三产业为先导”的新局面。但是,2005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出现

4、一个新的“拐点”,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下滑、第二产业比重上扬。这主要与近年来安徽省主动调整投资方向有关。在2004-2011年,安徽省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投资作为重点,并通过政策和区位优势,加快引进东部沿海企业来皖投资,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本省投资热点的转移和外来投资产业的承接,第二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基建产业和制造加工业,间接导致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2011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安徽省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始强化第三产业(诸如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以期调节目前“二三一”的局血,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经济发展内涵。综上可

5、见,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制于政府的政策的倾向性o(二)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由于安徽省内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传统支柱产业也各有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为此,本文根据地域分布和传统产业结构的特征,针对性的选择了阜阳(皖北)、宿州(皖北)、六安(皖屮)、滁州(皖屮)、芜湖(皖江)、马鞍山(皖江)和黄山(皖南)、合肥(省会)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皖北、皖中、皖江、皖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特征通过图3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出很多共性,主耍体现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在各地区均表现为持续下降。尤其在合肥、皖江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6、,第一产业所占百分比已经降至个位数,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在皖北和皖中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也降至20%左右。这表明安徽省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止在逐步降低对农业的依赖性。第二产业比重在各地区均为主导产业,发展形势较好。截止到2013年,除皖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第二产业的规模均超过了50%。第三产业经历了上世纪末的快速发展后,近期有冋落的趋势。尤其是05年以来,几乎所有样本对象的第三产业比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安徽省整体的第三产业比重,也从05年与第二产业旗鼓相当的水平,逐步滞后于第二产业(图1)。另一方血,各地区产业结构受传统支柱产业影响,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

7、下几点:皖北地区以农业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深加工开发,逐渐形成第一、第二产业联动发展的特点,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致较为稳定,占比在31%上下浮动。皖中地区通过合肥的中心辐射力,带动了工业和服务行业的整体提升,第二、第三产业齐头并进,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皖江一带凭借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工业发展步伐相对较快,第二产业尤为突出,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调结构的道路任重道远。皖南地区则以自身的旅游特色,独具一格看重发展第三产业,并以此带动了第二产业的提升。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