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绵哀婉话别离——浅析江淹《别赋》“以悲为美”的情感特征

缠绵哀婉话别离——浅析江淹《别赋》“以悲为美”的情感特征

ID:5306993

大小:99.59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07

缠绵哀婉话别离——浅析江淹《别赋》“以悲为美”的情感特征_第1页
资源描述:

《缠绵哀婉话别离——浅析江淹《别赋》“以悲为美”的情感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典文学缠绵哀婉话别离——浅析江淹《别赋》“以悲为美”的情感特征唐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摘要:江淹《别赋》饱含着人世离别的感伤情调,道尽离别给人带来的强烈情绪波动,从而引起人们广泛而深沉的感情共鸣。此赋展示了离情别绪的七个图景,是其真实的人生经历与内心体验、特有的精神取向与生命意识的外化,透露出了“以悲为美的情感特征。关键词:江淹;别赋;以悲为美;情感特征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济阳考眼泪。与前一幅“送子出征”图相似,只是离别时间是在城(今河南民权)人。江淹6岁能诗,13岁丧父

2、。家境贫寒,秋天,空间上地理距离更加辽阔,行程阻隔,路途迷茫,曾采薪养母。少年时以文章著名,钟嵘在《诗品》中称其送行者目送“行子”,直至看不见为止。“怨复怨兮远山“诗体总杂.善于摹拟”,晚年才思减退,传说梦中还郭曲,去复去兮长河湄”,亲人之间越离越远,可是心里还璞五色笔,尔后作诗,遂无美句,世称“江郎才尽”。江在默念、口里还在絮叨。淹早年在仕途上不甚得志,他的许多代表作品都写于被贬第五幅是夫妻之别,第六幅是男女情侣的离别。这两期间。江淹突出的文学成就表现在他的辞赋方面,他是南幅图对离情别绪的传达有

3、着相似之处,都写女子的四季相朝的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南朝辞赋发展到“江、鲍”,思。随时间的推移、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别情愁绪也随几乎达到了顶峰。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之盘旋在女性的脑海中。作品用民歌抒情独白的方式表达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绝唱。而《别赋》别情,将男女离别写得声情并茂。在封建时代,男女面对更是南朝抒情小赋中脍炙人口的佳作,被誉为“千秋绝调”。面地交往,表达爱意、思念之情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习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矣”,《别赋》一开篇,就和时代特征的,只能隐

4、晦而含蓄,多为借助景物来表达其整体、宏观地从内心到外在神态对离别者作了总的描绘,感情的变化与内心的波澜。“惜”、“惭”都是表达女性勾画出离别者总的特征:容颜暗淡无光,灵魂仿佛丢失。心理情感活动的动词,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内心。“织锦接着,江淹给我们描绘了七幅离别场景,反映了社会各个曲”、“回文诗”的典故.传达出女子对时间的强烈感觉阶层、不同群体的离别之情,每一幅场景无不透露出浓烈及思念的缠绵和难以排解。借特定的意象符号抒发“离情”,的悲情色彩。更是独具回味空间,如“芍药”又名“将离”,隐含别离第一幅

5、离别图:达官贵人豪华热闹的离别。人们骑着之义,“南浦”是古诗文中离别地点的泛称。春草、春水、高头大马,坐着华丽气派的车驾,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盛秋月、秋露,都是行止飘荡、迁流不居的事物,都在诉说宴。席间宾朋满座,席上觥筹交错。前台轻歌曼舞,歌伎着离别的故事。春草是思归怀远之愁的象征,无尽的芳草舞女,美若天仙,艳丽华贵;台下驷马为之仰秣,渊鱼跃就像一直延伸到天边的愁绪,芍药之诗,佳人之歌,传达出水面。为友人送行,“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是借典抒情;春草春水、秋露秋月,一旦到

6、最后别离总免不了感伤流泪。是恋人遥寄心曲的自然环境,赠诗互答是恋人爱情的见证,第二幅离别图:侠客义士的悲壮诀别。诺必诚、行必夫妻与恋人之别更另人撕心裂肺。果,言行一致,助人为乐,舍生忘死,自古即为侠义之士《别赋》中还有一种离别,就是学道成仙者的离别。所追求,是超越于社会规制之上的精神价值。江淹描绘感道士在修道时意志是如此坚定,去意是那样坚决,“守丹恩报主的剑客的别离,一连引用了春秋战国时的四个典故,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略”,但在他们驾着仙鹤,“骖鸾聂政、豫让、专诸、荆轲,这些古代著名的义士侠客知恩

7、腾天”与家人辞别之际,仍不免依依不舍。这里传达出的图报,为报答主子的知遇之恩而不惜一切代价,“方衔感信息是:即使是弃世、厌世的人们,也重视离别之情。实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道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际上这些弃世厌世者对时光的流逝、年寿的有限、生命的勇的侠士精神。他们惊天动地的义举,成为后人的楷模。脆弱、人生的无常等有更深切的体验和经历,因而才寄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渲染了侠客义士死别望于成仙不老。他们的这种人生方式,表现了对生命的执的悲壮气氛,动人心魄。着和把握,也表达了对人生的失落

8、与迷茫,其内心实际上第三幅离别:从军边塞的壮士的离别。这是一个特写复杂多样,其最后的选择是一种生命的无奈。镜头,却具有永恒的魅力,定格了人生的悲壮。壮士远行参考文献:去他方,最不能忘怀的是自己的故乡。“负羽从军”是[1][南朝】江淹.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注.中一种责任和义务,理应敢于担当。边疆是那样辽远无际,华书局,1984年版.燕山是如此高耸入云,而家乡的春天是阳光明媚,芳草遍[2]【南朝粱】钟嵘.钟嵘诗品校释.吕德申释.北京大地。此时的离别,“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