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美”中乐学-论文.pdf

让学生在数学“美”中乐学-论文.pdf

ID:53074617

大小:81.43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6

让学生在数学“美”中乐学-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数学“美”中乐学-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数学“美’’中乐学◆周慧敏(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一小学)【摘要】“美中求乐,乐中育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充分领略、享受、发掘数学的美,使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数学,美在哪里?有人说,数学美充满了整个数学世界,它的和谐与协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美。调、整齐和匀称构成了它生动活泼的内容。有人说,数的美、式的美、对称三、巧妙运用文学,体会数学的妙趣横生的美都是数学美。我认为,除了直观、形象的美之外,更多存在的是数学内现实的生活中存在数学,多姿多彩的文学中也蕴含数学。

2、在数学教学在的美。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使中,为了教会学生认识1~10,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引入这样的一首学生在“美”中触其“情”,激其“趣”。小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一、积极引导。创设乐学情感,揭示数学美见。”在文学中,平淡无味的数数,也能营造出如此的意境。“乐学”“爱学”是学习的内动力,而学生往往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文学的角度来巩固数学知识,我想这样的课一感到枯燥乏味,甚至部分学生不愿学习数学,那正是由于我们没能在数学定妙趣横生。例如,通过寿联解读有趣

3、的数学题。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教学中向学生揭示数学美的缘故。数学也是一门优美的学科,它的每一个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多一度春秋”。要知道这幅对联中所贺老寿公式或每一个定理都有一个美好的历史故事,包含着一个数学家美好的传星有多少岁,可以用两道乘法混合计算题来解决。上联中的“花甲”是指六说。在课堂上我经常讲一些古代、现代的数学家的故事,如果陈景润对哥十岁,“花甲重开”就是两个六十岁,三七岁月是二十一岁,即60×2+3×7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还有华罗庚、阿基米德等人的事=141(岁);下联中的“古稀”是七十岁,“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岁,“一

4、迹。使学生知道数学家对人类的贡献,感知数学的奥秘无穷,感知数学的优度春秋”就是一年,即70x2+1=141(岁)。美,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大家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中也体现了数学知识。教学者让学生从二、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感知、体会数学的本质美成语中找出其表示的百分数,灵活地借用了文学知识。例如。十拿九稳表我曾经给学生出过一道兴趣题:甲乙两人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放着示百分之多少呢?“百里挑一”“百发百中”“大海捞针等成语呢”?对于从一道算式,16+69+6口+口8+88+89,在两个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这数学的角度研究成语,学生们都感到非

5、常的新鲜有趣。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两人看来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做这道题之前。我要求学生在纸上分别写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百分数,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上1和8、6和9这两组数字。放在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中问。然后由坐着的些成语的含义。学科交融,让知识融会贯通。最后,老师又用百分数送给这两位同学分别回答看到的是几和几。学生通过实验发现:1和8是具有学生一句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在对称美的两个数,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看到的仍是1和8。6和9却非常有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趣,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一个看到的是6和9

6、,而对方来看却是9和6。学四、总结生从欣赏这些数字与符号中领悟到它们的美。而且也找到了解题突破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立足于教改探索,以美育为己任,充分利一人看来是l6+69+61+98+88+89,对方看来是68+88+86+19+69+用教材、资料以及各种教学手段,并在平时教学中深入挖掘和提炼数学中9l,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都是421。由数的美引出了式的美,这只有在数美的因素,充分展示数学美,诱发学生审美情趣,不仅可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中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变得更加生动、愉快,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

7、养成勇又如,在教学第四册数学“锐角和钝角”,让学生自己找找日常生活中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并在美的气氛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哪些物体表现有角,用手去摸一摸角在哪里,初步感知角,进一步描画出乐,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生动地发展。角,让学生从生活找到角——感知角——抽象出几何角,学习角的特征,建立起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象。这就使孩子们在和谐、愉快、参考文献:轻松的氛围,学到知识,学会知识。接着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应用镶嵌于[1]段小圆.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体会数学的妙趣所在[J].小学科线条美观、简单清晰的人体简笔画中。“一人做动作。另一人画出角

8、来表示学,2013,(4):55.这个动作。”在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