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

ID:53082336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_第1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_第2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_第3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吴荣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文章,能准确的疏通文意;2、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3、能流利背诵并准确默写课文。过程与方法:把朗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1、品味文章独特的美;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投影给出题目,让同学考虑之前学过类似的课文没有?(《答谢中书书》)分析题目,从题目看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实际上与《答谢中书书》一样,并不是描写日常的琐事,而是一篇山水小品。二、作者: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

2、响,时称"吴均体",结合文章来体会。三、整体感知:初读:读准字音:(投影给出原文,标注易错字,正音)再读:把握节奏:(注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四、讲析:三读:疏通文意:(对照大屏幕疏通文意,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四读:准确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同桌间互相检查疏通文意,记录不会、意见不统一的词语、句子)五读:品味美感:1、文章三个自然段是怎么划分层次的?每一层说了什么?——体会文章布局谋篇之美;《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也很讲究章法。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脉络分明。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

3、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写景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轻重有度。2、如何说的?——体会文章语言美:骈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如"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的效果,节奏感极强。但本文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首先,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4、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次,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尤其是第一段,与一般的散文没有什么区别,后半部分却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再次,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3、从景物的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怀——体会文章的志趣美:(着重品味“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

5、场政务的厌倦),我们还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细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积极入世,又不同于消极避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五、总结:这篇山水小品,作者用自如的笔触把富春江的美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丽,同时又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其中,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这种写法呢?六

6、、作业:1、背诵课文2、自己总结一词多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