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doc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doc

ID:53086206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doc_第1页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以前不怎么喜欢看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总觉得作者都是在无尘空间写作的,一切建议的做法,都是理想主义。总以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做人标准,就足以影响孩子了。某一天,对着女儿,我发现已黔驴技穷,这时,还是选择了求助于书。耐心地试着读一下,发现,其实,自己的智慧远未足够。有些道理,并非以道德标准就可以解决的。在心理学的范畴里,我们的确需要专家。而且,在学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自己已养成的思维习惯做一个反省。《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是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的著作。假期,我看完这本书,学着用其中的几个方法,开始与女儿沟通。它令我明

2、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对孩子遇到麻烦,第一的选择不是用道德标准去衡量,而是站在她的角度,弄清前因后果,成为她的同盟军。只有得到她情感上的认同之后,才能有效地与她讨论,最终选择出合适的解决方式。“那种语言照顾你的感受,而不是对你的行为进行批评。……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海姆·G·吉诺特博士是这样说的。读完这本书,也反省了自己的习惯性思维。不是吗?因为自己很爱孩子,所以,自认为给孩子的建议都是正确的。但孩子的反应是———不接受。自己受到刺激的,并非一个命令不被接受,而是自己付出的爱不被接受。还有,中国的父母,因为代代相传的权感心态,尤其是父亲,一般不愿意

3、彬彬有礼地对低龄的孩子说话,总希望以最简单的命令,让孩子第一时间服从。这中间,省掉了礼貌,也省掉了让他理解的过程,最终造成是,孩子将父母摆在了对立面。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为什么会这样?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父母们经常说就在刚刚夸了孩子乖之后,他们就开始变野了,好像就是为了反对赞扬似的。行为不端可能是孩子对于自己的公众形

4、象表达自己的保留态度的一种方式。对人类本性更高深的考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有爱就会有恨,有尊重就会有嫉妒,有奉献就会有对抗,有成功就会有担忧。需要睿智才能意识到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不管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既积极又消极的矛盾心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