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练习.doc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

ID:53087616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1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_第1页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_第2页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_第3页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_第4页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课堂练习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粗字注音。(1)岱宗夫如何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3)白头搔更短 搔()       (4)浑欲不胜簪 簪(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7)如闻泣幽

2、咽 咽()       (8)老妪力虽衰 妪(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 钟:(2)阴阳割昏晓 阴:     阳:(3)会当凌绝顶 会当:(4)浑欲不胜簪 浑:(5)吏呼一何怒 一何:(6)老翁逾墙走 逾:        走:(7)急应河阳役 应:(8)独与老翁别 别: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4.补写诗句。(1)荡胸生层云,     。     ,一览众山小。(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3)吏呼一何怒,          !(

3、4)夜久语声绝,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6.翻译下列诗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                        

4、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二、阅读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一)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  )(2)齐鲁青未了( 

5、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                  的景象。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       遥想将来的       。12.杜甫《望岳》

6、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       的。《春望》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3.读《春望》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1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为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C.一个

7、“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其愁苦之心。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16.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B.“城春草木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