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

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

ID:5309143

大小:163.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_第1页
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_第2页
资源描述:

《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72一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11期张小祥,李育红,潘存红,等.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72—73超微粉体玉米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效果张小祥,李育红,潘存红,肖宁,吴政,张秀琴,赵步洪,李爱宏,黄年生,戴正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7)摘要: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种衣剂,为明确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利用超微粉体玉米种

2、衣剂1号、2号进行包衣处理,以不包衣处理为空白对照(CK),以市售玉米种衣剂为普通种衣剂对照(CK)。结果表明,与不包衣空白对照相比,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1号、2号可显著改善玉米幼苗素质,与普通玉米种衣剂对照的效果相当;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2号处理的玉米丝黑穗病株率显著低于不包衣对照和普通玉米种衣剂对照;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1号、2号较不包衣空白对照增产10%以上。关键词:玉米;超微粉体;种衣剂中图分类号:$513.0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3)11—0072—02玉米是中国

3、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1.1材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我国种植面积稳定在3.0X10hm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1号、2左右。。然而多年来玉米栽培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由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普通玉米种衣剂于连年春旱,影响玉米播种出苗;二是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特为市售(来源辽宁)。别是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玉米缺苗断垄,致1.2方法使减产严重;三是病害严重,尤其是丝黑穗病、粗缩病已成为将精选过的饱满玉米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0min后,捞出玉米

4、的主要病害,严重田块产量损失50%以上,加之近年来,玉米种子,淋去多余水分,以不滴水为准,再分别将玉米超微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普遍推广,并且连作重茬种植,致使土壤粉体种衣剂1号、2号及市售玉米种衣剂按药种比1:100的带菌量增加,病害有加重趋势。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比例置于圆底容器中,将浸湿的定量玉米种子慢慢加入容器由北京农业大学开始研究玉米种衣剂以来,到现在国内已有中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边搅拌,直至将各型种衣剂全部均匀1O多个厂家生产玉米种衣剂产品。在提高种子成苗率、幼苗包裹在玉米种子上为止。以未

5、包衣处理为空白对照(CK,),素质和防治病虫为害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市售玉米种衣剂为普通种衣剂对照(CK)。小区面积些缺陷:(1)目前使用的玉米种衣剂剂型基本上均是悬浮剂,21.6m,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于2012年在江苏里在运输、贮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2)由于包衣层不牢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湾头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地土质为固,包衣后的种子在运输过程中,会导致种子外表种衣剂的大沙壤土,肥力中等。量脱落,影响应用效果;三是现有玉米种衣剂中广泛使用的杀1.3测定项目及调查方法虫

6、剂是克百威等高毒农药,包衣种子造成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在玉米种子发芽试验中调查发芽率、发芽势。在田间播发生,存在安全隐患。种14d后调查各小区的出苗株数(种子出苗后每天记录各小上述问题已成为目前生产上玉米栽培迫切需要解决的症区出苗数,直到停止出苗为止)及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结。我们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新型积、平均根长、平均根数、茎干质量、茎鲜质量等。生长中后期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防治丝黑穗调查丝黑穗病发生株数,计算丝黑穗病发生率、防治效果和保病及产量等

7、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为该产品在大面积生苗效果。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防治效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果=(空白对照区病株率一处理区病株率)/空白对照区病株1材料与方法率×100%[。2结果与分析收稿日期:2013—04—082.1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一0l一从表1可以看出,在发芽率方面,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145);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2)262];江苏省号、2号包衣处理均比不包衣

8、空白对照(CK。)效果好,分别高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1427)。6.61百分点和7.77百分点,与普通种衣剂包衣对照(CK:)效作者简介:张小祥(198O一),男,江苏东台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种子包衣及作物栽培。Tel:(0514)87307858;E—mail:zhngyz@果相当;在发芽势方面,种衣剂包衣处理与不包衣空白对照126.corn。(CK)间差异不显著;在活力指数方面,以超微粉体玉米种衣通信作者:黄年生,研究员。E—mail:jsyzh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