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doc

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doc

ID:53130002

大小:2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1

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杨丽霞新课改实施后,许多地方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历史课程标准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要大家一味地去翻新花样,翻新花样不是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大家都知道,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所有这些手段的运用,要适可而至,不可滥用,否则,就不利于课堂教学。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

2、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另一类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在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

3、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形式多样了,学生的活动多了,然而课堂效果却往往被人忽略。有些活动仅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

4、种点缀,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避免走形式。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