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

ID:5316032

大小:174.1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_第1页
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圈Zu作oW物ILl栽za培ipei影响我国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陈洪涛黄银兰z张敏3(1.山东省曹县农业局;2.山东省曹县青岗集镇农技站;3.山东省曹县青岗集镇经管站)一、影晌因素少数农户第一次提苗时的施用量又过大,土壤湿度若小.施1.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后又遇太阳暴晒,发生反渗透现象,轻则萎蔫,重则死苗:二由于有机质肥源贫乏或虽有农家肥但无劳力搬运施用.是总施肥量中氮素肥料施用过多,磷、钾偏少,在比例失调的造成连年重施化学肥料,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极低,导致土情况下造成玉米植株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抗逆性特别壤

2、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玉米植株是抗倒能力减弱,中后期遇大风倒伏极易发生,从而影响产长势达不到高产标准。量;三是部分农户施肥总量不足,造成后期脱肥早衰,叶片过2.不良的种植习惯早失绿,光合产物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也就不高;四是施(1)留行不够规范肥总量过大造成多穗现象的发生。在肥水过大、养分过剩、生留行不规范是指小麦种植带与玉米预留行之间的带比长过旺的情况下,部分品种会激发出3—5个腋芽的分化发不科学。大面积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带过宽.预留行偏窄的育,从而形成了1株多穗的现象。但不论l株上有多

3、少个穗.现象,这样对玉米有3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留行偏窄.也只有最上部的最多两个穗能成穗.其余都不能正常成穗。在移栽玉米时窄行距不能保证37—40厘米,使玉米中后期的(2)治虫不及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高产的形成;另一方面由特别是玉米螟的防治不及时,造成缺株断垄。从而减少于预留行过窄,前作对栽后玉米的通透条件影响很大。从而了有效穗数。影响玉米前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再则,在播幅过宽的情况下,(3)插漏补缺不及时全田玉米基本苗达不到要求指标.从而减少以后的有效穗玉米出苗后。由于人畜践踏、肥料伤害、螟虫为害

4、等原因数。造成死苗,若不补苗,缺株断垄严重,或补得过晚,出现大欺(2)栽植不够规范小现象.都会造成全田有效穗数减少。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只追求单个穗子要大.没5.品种的引进及布局不当有针对不同品种要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的概念,故大面一方面玉米种子经销商在引种时单一追求经济性状而积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株距过大,从而造成基本苗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使得抗病性、耐旱性、抗倒性等方面较不足;二是没做到分级播种,农户怕麻烦,不愿将种子按大小差,从而不利于高产的形成;另一方面最喜欢大穗型品种,购粒分级播种。这样在同

5、一块地中最小苗与最大苗的叶龄相差回后又种于瘦薄土壤上.使得品种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3片左右,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就出现大欺小的现象。随着挥,从而不能获得高产。生育进程的推进,大小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最弱小二、对策的就成为空秆或空穗。1.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狠抓耕作道路的修建,以减轻农(3)底肥施用方法不当民的劳动强度。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投入生产。使得播种出苗后玉米个体之间吸收施人肥料存在着有2.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和深松等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早有迟的现象,致使人为造成玉米植株生长不整齐。术3.不利的自然气候推广保护

6、性耕作技术、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创建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中,不论是低温、干旱、阴雨、冰雹高产土壤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和持续增产的重要措施。等各种不利气候,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但因小型农机具的大面积和长期使用导致土壤耕层变浅,犁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但尤以抽雄吐丝期时长时间的阴雨寡底层不断加厚,土壤蓄墒保水保肥能力大幅降低,限制了土照气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大。壤高产潜力的发挥。因此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4.管理不当秸秆还田、土壤深松、增施有机肥料、化肥深施等改善深层土f1)施肥不科

7、学壤结构.不断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为玉米高大面积生产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是提莆肥和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攻包肥使用时间偏迟,不能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3.力n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物栽培ZuoWUzaipei圈引进优质大豆品种推广高产配套技术包金山哈斯布仁(通辽市科左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豆是科左后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随2000千克优质农家肥的基础上,旋耕耙压。于5月17日亩着2003年高油大豆项目的实施,大豆面积得到了迅速增加,施配方肥25千克(15:23:7),大小垄方式

8、播种,宽行80厘米,2005年全旗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高油大豆面积达14窄行40厘米(大垄双行),株距7厘米,设计亩保苗数1.59万亩,单产水平150千克左右。近几年由于大豆收购价格不万株,实际收获1.13万株,播种深度4~5厘米,播种苗前土稳原因,大豆面积逐年下降,2011年种植面积4.7万亩。为进壤封闭,防止杂草。6月22日亩喷施天达2l16叶面肥30一步改进科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