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关津、市舶制度的文物

反映关津、市舶制度的文物

ID:5316925

大小:799.77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08

反映关津、市舶制度的文物_第1页
资源描述:

《反映关津、市舶制度的文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GoldenKeyc编辑:刘玉玲CUSTOMS关声关史一览博物馆巡礼反映关津、市舶制度的文物文/海关总署关博鄂君启节只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颁发,以古代关津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证据。及禁止运输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1957年出土于安徽寿县,共出土5件,其中“得其金节则勿征”、“不得其金节则征”,《至元市舶则法》张家山汉简“津关令”其中车节3件、舟节2件,青铜制成,形“如载马牛头号出内关,则征于大府,勿似剖开的竹节,原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征于关”,表明:鄂君启的商队若持有金收录于《元典章》之中,是元朝

2、至元1983年出土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管理,在检查行人和违禁物品、征收关定了守关吏卒失职、渎职的行为及其处罚。和安徽省博物馆,是珍贵的国家一级文节就不征关税,否则就得缴纳关税;牲三十年(1293年)制定的,又称《整治市汉墓,共37枚,原件现存湖北荆州博物馆,税、缉拿罪犯、军事防御等方面起着重当时还重点通过关、郧关、武关、函谷、物。它是战国中期楚怀王发给楚国“鄂”畜出入关卡,只须向中央政府纳税,而舶司勾当》、《市舶抽分杂禁》,共22条。是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实施的法律要作用。汉代实行严格的通关管

3、理制度,临晋关等关隘与沿黄河渡口构筑起由南而地(今湖北鄂城,也有学者认为在今河南不须向关卡交税。它对于研究当时的政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市舶贸易管理法规,之一,比较完整地记载了西汉初期的关津吏民出入关津须携带“符”、“传”、“致”北的军事屏障,武关、函谷关、临晋关、南阳)封君“启”商队的水陆通行符节,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重要的相当于现在的《进出口管理条例》,详细管理制度,系现存最早的关津制度文物。等有效证件,否则不予放行;对阑(即走关、陨关等拱卫关中地区,确保关中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通关凭证。节面

4、文字价值。规定了舶税抽分比率、市舶贸易的程序、根据“津关令”记载,汉代关、津设于水私)出入关塞、诈伪符传、偷运马匹黄金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安全。错金,铭文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范围、船禁止出海贸易的物品以及违反规定的处陆交通要塞,设关都尉等负责关津的日常铜铁等禁限物品予以相应刑罚,并明确界“关”字瓦当罚等。西班牙本洋圆形、微残,中间有篆书“关”字,用当地丰富的银矿铸造银币。这些银币放海禁后又大量传入上海。曾为我国长江关字旁衬以云纹,系中国海关博物馆从1782年—1898年间。系中国海关博正面图案是西班

5、牙国王头像,背面是垂流域的主要货币。后墨西哥所铸“鹰洋”社会上征集而来的。瓦当是屋檐最前端物馆从社会上征集而来的。1521年墨西哥双柱的西班牙皇室徽记,从明代后期开大量输入,渐取“本洋”地位而代之。的下垂部分(也称“滴水檐”),其作用是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统治者利始流入广东、福建一带,清康熙年间开装饰美化并保护建筑物檐头。据考证,汉武帝时函谷关由河南灵宝迁至新安,石染典过所而“关”字瓦当均出土于河南新安县,应为汉代函谷关门楼上的建筑附件。它是1959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 长78

6、、宽28.5厘米 ,原件现存新疆博物馆。“过所”是唐代通过水陆关隘时的交通证明书,由中央尚书省或地方都督府和州颁发,失落之后必须经过审查合格后才予补发。“石染典过所”是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商人石染典从瓜州和沙州户曹处申领的通行证,文书中分别盖有“瓜州都督府之印”、“沙州之印”、“伊州之印”,表明石染典携带着安西都护府颁发的过所,从安西到瓜州经商。交易结束后,为返回安西,又请求瓜州都督府发给回去的过所。32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