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

ID:53177518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摘要: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企业创新是企业基于生存发展和竞争需要的必然选择,主耍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常运作更有秩序、更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竞争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2、:1673-291X(2013)17-0014-02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质及其意义“创新”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其英文为Innovation,表示“某种新事物的引入或某种新思想、方法或装置的引入”。从广义上讲,凡是在前人或他人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够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事物,或者对前人、他人的成果创造性的应用,都可以称为“创新”。创新是人类以获取新成果为目标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把“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引入经济领域,并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是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

3、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企业发展要靠“内生力”,而不能只靠资本、劳动力等“外在”的投入。认为这种“内生力”是“革命性”的突变,能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特殊”价值,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单是经济增长。这种“内生力”是个“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生产要素的全新组合”。把这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索的“新组合”引入生产过程,能发挥资源的创造能力,使金业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这种“新组合”,熊彼特称Z为“创新”。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屮,他还进一步提出“创新”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5种情形:(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

4、新的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后来人们将他这段话归纳为5个“创新”,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创新的主体主耍有企业、政府和个人。“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的前途在于创新S创新之所以关系到企业的生命和企业的前途,首先,是因为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的根本要求。1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唤起了人们“驱利”的本能,通过价格、供求、激励、信用等机制,企业之间相互展开了激烈的

5、竞争,“优胜劣汰”这一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驱使企业产生一种求新、求变的压力和动力。企业只有不断增强创新的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不创新,即灭亡”。其次,从政治角度看,企业要创新还因为中国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需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出“最好、最优、最高的产品质量”,“有利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发明和专利”。否则“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只能是一句空话。再次,企业必须创新还因为这是应对国际、国内严峻经济形势带来挑战必然选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

6、,无论是欧美口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还在发酵,美联储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据专家预测,全球经济需求紧缩、增长低迷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稳固,扩大有效需求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运输成本也明显增加,企业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受到双重挤压。面对严峻形势,企业的唯一出路是对经营现状永不满足和孜孜不倦的开展创新活动。最后,企业进行创新还是由耳前屮国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决定的。过去的30年,中国已发展为“

7、世界工厂”,建立了庞大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中国的工业企业主要是制造业,冃前仍未摆脱低端制造、低成本竞争和低附加值出口的“三低”状况。据有关资料介绍,全球制造业生产链可分为4种类型:一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二是稍高科技含量的低端制造;三是低端制造而多样化产品;四是高端制造。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然总量已是全球第一,但是产品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而且我们为此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还很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抵御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升,必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由“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从“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迈进。

8、二、企业创新的重点内容及其冃的企业创新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有着多方面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