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美学品格论 浅谈宋词4.doc

唐宋词美学品格论 浅谈宋词4.doc

ID:53182422

大小:5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唐宋词美学品格论 浅谈宋词4.doc_第1页
唐宋词美学品格论 浅谈宋词4.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唐宋词美学品格论 浅谈宋词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词之美这学期,我们有幸通过何光顺老师的授课让我们领会到了宋词的美感与艺术。正如何光顺老师所讲到的那样,宋词的美学品格表现就是宋词那感性的艺术。首先,何光顺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宋词与唐诗的区别。讲述了此题的定义与起源。让我们对宋词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又以:唐宋词,感性的艺术引出主题,并着重为我们讲述了宋词那感性的美。记得读过一篇博客,上面描写了唐诗与宋词之美的区别,我觉得十分好。那上面说: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源,负载着磅礴。是大漠里的孤烟,是长河里的落日,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

2、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汇聚,尽管也会有碧落与黄泉的交融;而宋词的美,是一种感性的没,飞扬着轻灵,/nuJJ贵着缠绵,氤歳着温柔,笼盖着细腻,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明月光下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吃语,尽管也有乱世与惊涛的交流。看了这两段文字,真是对唐诗宋词有一种艳丽的感觉。何光顺老师说,宋词是更适合女性写作的文体。因为宋词打破硬性男权化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及其垄断中的文学权力和文化权利。宋词书写女性的细腻与忧伤,展现隐藏在男人坚强外表下的温软和柔

3、情,这些,我也有一些体会。宋词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书画当中的写意画,意由心生,想如何作图他、作画根据自己的本心而来。宋词字里行间的强烈的情感抒发,不拘泥于唐诗中七言、五言的形式舒月艮,变得更加的流畅、圆满。让人能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词人的情感。宋词,体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组合美。比如,同样表现送别这个主题,唐代的诗人骆宾王用五言绝句说,〃昔时人以没,今日水犹寒“;李白用七言绝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宋代词人柳永用《雨霖铃》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欧阳修用《浪淘沙》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4、〃o宋词的句式之美让人读起来错落有致,更添趣味与意境。除此之外,可光顺老师有列举了一系列宋词上的大家例如:苏轼、柳永等人的名作进行讲评赏析,在列举的几首词中,我最喜爱的是苏轼为他亡妻所写悼亡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岀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

5、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这就是宋词的美丽,没在此人满腔爱国热血,美在词人脉脉儿女情长。千年风霜纵使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

6、年年后却依旧生动,使绊雨读词的我幸运的有了一种实在的寄托,并拥有词人之间只可意会的亲切。词的美丽是永恒的,是一种感性的美,是感性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