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doc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doc

ID:53185830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doc_第1页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doc_第2页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池州市数学教研会参评论文对高三后期复习的两点建议池州市贵池区殷汇屮学方盛中247100摘要:高三后期复习一要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此,先要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二要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具体做法是:⑴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⑵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对于经典的题目要作必要的拓展

2、变形和引申。⑶切忌满堂灌,无视学生存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和消化的时间,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暴露出来,然后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思维加以纠正。这样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他们数学识知结构中的一部分,最终学会数学思维。关键词:以本为本.评讲试卷一、以本为本,进一步夯实基础。高三后期复习时间比较紧,相对习题量较大,所以有些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往往抛开课本,通过大量的复习资料反复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但效果并不是预期的,学生苦不

3、堪言。高考改革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组的人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性的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其实教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高考试题的源头。作为高考试题就要特别注重发挥教材功能。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跳出“题海”。怎样利用好课本呢?笔者认为:(1)以章节为单元,熟记基本概念和性质、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带着学生认真翻阅这章的课本,翻

4、完之后让学生合上书说出本章讲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把本章的定义和性质复述出来吗。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本章的知识框图,揭示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做也许学生觉的枯燥无味,还不如做两道题,其实错了。经常有学生对我说:“教师课堂上讲的我都听的懂,可是自已做老是做不好,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不知为什么?”我想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理不清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对于概念不清也容易造成失分,比如有一次考试中有一道很简单二次函数与方程问题,结果统计发现两个班102人中有37人做错了,错的原因很简单,概念不清,

5、把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根与系数公式记混淆了。这样的失分难道不可惜吗?(2)精选典例,揭示数学思想、探索解题规律。在本章中挑出最精典的例子,然后站在新的高度加以审视,如何找到本题切入点,分析条件特征,然后剖析通解通法,选出最优方法,最后加以归纳总结。比如在数列这一章节中有一道经典的题目:“求和:1+2x+3x2+4x?+・…这就是典型的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差比数列的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发现这种方法是通法,但并不好用,因为错位相减法运算量大,易错,那么有没有别的好方法减少运算呢?经过探索发现1+2x+3x2H+n

6、xn_l=(X+X2+X3H+xn)=—5+')X—(x工13.xH0),这(1-x)2种解法就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导数知识加以解决,这不充分地体现了导数的工具作用吗?如果能记住这个公式,下次碰到差比数列求和时,可将通项适当变形,直接用此公式,为学生解题节省大量的时间。二、提高评讲试卷的效率高三后期基本都是以试卷为主,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数学试卷讲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教师陷入讲评误区,造成低效教学,自己还全然不知。如何提高评

7、讲试卷的效率呢?(1)切忌从头讲到尾,不分详略。如果讲试卷时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时间。“有所不为”是为更好的“有所为”,教师应懂得有“舍”才有“得”,将讲评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探究。平时试卷中,偶尔会有个别偏题、怪题对它们应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因为几乎每年高考压轴题的后两题都很少有人做对,这启迪我们在高考复习中,也应重视基础,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落实根本,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才是关键。

8、“讲题不在多,学生理解则灵;难度不在大,有意则行”,而偏题、怪题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弄懂,但稍加改变就又不会了,还不如将这些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怎样使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自如,怎样使思维更加敏捷”。即使是没有超纲的难题,由于学生错得太多,也正好说明学生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一时学生不可能理解透,也不必详讲「有所不为”是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有所为”。(2)切忌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很多教师如其说在评讲试卷,不如说在讲答案,就题论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