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技工培养模式下的隐性知识转化分析

“师徒制”技工培养模式下的隐性知识转化分析

ID:5320689

大小:216.3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师徒制”技工培养模式下的隐性知识转化分析_第1页
“师徒制”技工培养模式下的隐性知识转化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师徒制”技工培养模式下的隐性知识转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NO.6,2013“师徒制”技工培养模式下的隐性知识转化分析杨美霞(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8)摘要:师徒制是企业转化隐性知识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很好的将高技术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技巧等隐性知识,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转移到中青年技术工人身上,使这些知识得到共享、转化与传播,文章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实践中更好的实施这一模式。关键词:师徒制;技工;隐性知识;转化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811(20

2、13)06—0298—2作者简介:杨美霞(1983.02一),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目前,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生产制造型享环境。它可以是物质的,如一个车间或一间办公室等;企业,都在倡导“师徒制”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解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共同分享的经验、观点、理想等。决目前出现的用工荒问题。师徒制实施模式,是现代企业在这些师徒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场所,可以捕捉到所有身体高技能人才培育中的具体实施办法,这是一个难度较大、动作和心理情绪反应,他们分享经验、情感和心智模

3、式,具有挑战性与前瞻性的知识管理新视角的应用课题,非常形成关爱、信任、承诺,这些是个人之间知识转化的基础。值得研究。组织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分享环境,促进隐性知识的一、师徒制在现代企业技工隐性知识转化中的应用共享和转化。隐性知识指在特定情境中,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第三,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知识交流的媒介渠道不同,同卓越绩效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转移知识的效果是不同的。在面对面、电话、多媒体等几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受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种媒介中,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被认为是

4、最丰富有效的方式,如思维模式、信仰、观点以及某种技术工艺、专长,某类因为它能实时反馈,肢体语言和表情也能传达丰富的信息,产品市场,特定工作的业务活动等。同时双方理解不合理的地方能及时被检查和纠正,大量自企业高级技工拥有大量技能类隐性知识,它是通过多然语言和个体裁剪的信息也适合于接受者接收和理解。面年的:[作积累和感悟逐渐形成的,包括个人掌握的技能、对面的交流与隐性知识相关性很高,师傅的技巧、诀窍、技巧、手艺、绝活、诀窍、经验等等。这些隐性知识使他等隐性知识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互动来转移,从而使师傅的们

5、在一些工作中如自动化操作、技术改造等方面表现出色。隐性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徒弟。但这些知识高度私人化,深藏在他们的行动和经验里,不第四,示范与模仿至关重要。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达,容易被发现,并且难以用语言表达,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说很多时候都是在操作中的自然流露,因此师傅工作中的亲不清楚,只是在具体工作中的程序性表现或自动流露。自示范非常重要。师傅要现场指导操作要领,关键的细节师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为主要形还要亲自示范,徒弟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在不知不觉间掌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企业可以用这种

6、方式来培养所需要的握师傅的技能本领。技术:[人,尤其是高级技工。简单的说师徒制就是师傅带三、师徒制模式下隐性知识转化障碍和解决方案徒弟,由企业中资历长、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或高级技工,师徒根据隐性技术知识转化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来分析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辅导企业中资历浅、经验少、企业技工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技术性隐性知识转化技术比较生疏的新员工,使他们能够迅速掌握岗位需要的的障碍因素主要有隐性知识本身的障碍、隐性知识传授方技术和技能。师徒制对企业内部技能类隐性知识的快速、(师傅)的障碍、隐性知

7、识接收方(徒弟)的障碍、企业环高效传播与共享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培训是企业通过提供境障碍等四类因素。结合技术性隐性知识转化的不同层次工作场景,以完成技能类课题为目标,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下环节,分析阻碍隐性知识转化的具体因素及解决方案。学习获取隐性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徒通过模仿学习,(一)隐性知识本身的障碍及解决方案将师傅的技能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不断的练习和新情如前面所分析,隐性技术知识具有主体依赖性、实践况的出现,还能刺激新的隐性知识的产生。可见,师徒制过程依赖性、环境依赖性的特点,并且隐性知

8、识本身是隐培训模式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隐性知识学习环境,很好地开含的且为编码的知识,这就增大了隐性技术知识转化的难发了技能类专家的智力资源,使这宝贵的技能知识得以保度。隐性知识的主体依赖性是指隐性知识的产生依赖于隐留、传播与延续。性知识主体的知识经验体系、价值观、思维方式及方法,二、“师徒制”模式下隐性知识转化机理分析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生产实践过程产生的隐性知识是不同的;师徒制能够有效的传递和转化隐性知识,其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过程依赖性是指它的产生有赖于具体的实践过以下几个环节:程,同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