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

“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

ID:5320765

大小:174.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_第1页
“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11月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NOV.2Ol3第26卷第6期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V01.26No.6‘‘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探析陈天顺范燕秋(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OOO)摘要: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德育面临着危机,解构了高校德育功能的基础,分化了高校德育的栽体,销蚀了高校德育的权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博和微信的德育功能,创新大学德育的方式方法,强化和改革大学的德育,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以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关键词:

2、微时代;高校德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341(2o13)o6-0057—02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使我们悄然进入了一个全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统计显示,微博用户从的时代——“微时代”。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年龄上来看,2O一29岁微博用户最多,为9050.87Y人,占微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的用户数是3亿,而且正在快速增博用户比例达到29.24%;10一l9岁用户为8216.3万人,占长,微信的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26.54%;30~39岁用户为7780.27Y人,占25.14%J。可以事⋯。大学生是“微

3、时代”社交媒体最活跃的使用者,如何看出,大学生和刚刚走人工作的年轻人是微博的主要使用在“微时代”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德育功能,强化者。大学生广泛使用微博,他们在微博中的言行表现很大程和改革高校德育,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度上折射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大学生作为题。本文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就“微时高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相对于中小学集代”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进行初步探索。中学习,一心求知的学校生活来讲,大学生活更多的是分散1“微时代”的到来的,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个性特点更加明显,由趋同“微时代”一般是指在互联网及其技术发展的基

4、础上,由向个性化方向转变。此外,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能实现即时信息获取传播的新媒体的兴起而推动开启的新目标的迷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美好爱情的向往等较多的时代,它以微博、微信、饭否等新媒体为标志,也包含微电影、憧憬、压力和诱惑,更易受一些不良信息和思想的影响。由微小说等一系列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练、介入生活细节,并给于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大学生很难从鱼龙混杂、良人们的交流、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事物J。随着手莠不齐的信息中进行筛选。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机客户端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日渐院长王本朝表示,在“微时代”,微博、微信上的信息良莠不成为社

5、交网站和微博的主要使用者,成为“微时代”最积极的齐、鱼目混珠,如果学生不加分析地接受,将给学生的思想信践行者和体验者。微博、微信等微产品已逐渐演变为大学生念带来冲击,造成认知偏差。同时,学生往往按自己的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逐渐内化为他们生活的一部选择圈子,进行交流。这导致学生容易排斥其他群体,造成分。微博客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信息来源单一,观点容易片面,无法多角度看待问题-4】。2“微时代”高校德育的困境接纳,并形成力量的汇集。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2.1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微时代”提供了一个开

6、放式的社交平台,拓宽了大学生催生“微时代”。获得信息的途径。微博、微信等的匿名传输在一定程度上促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将这股新生的力量命名为“微博进了谣言与流言的传播,而当代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判力”,其在新著《微博力》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别力,在海量的信息中无法甄别真伪,极其容易受到一些不代——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多种人生观、世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界观、价值观的冲击。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德育观念受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到了越来越多新媒介上多元信息观的质疑

7、和挑战。此外,微弃。”博、微信平台多是门户网站等校外机构建立的,高校学生管收稿日期:2013—09—05理工作者无权管理校外微博平台,从而产生“监控盲区”。这作者简介:陈天顺(1964一),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硕是对高校德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树立主流德育理念的严峻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考验。一57—2.2德育环境的虚拟化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报告、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大都是通过开展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