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

ID:5322159

大小:227.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_第1页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_第2页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_第3页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_第4页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_胡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外语界2011年第3期(总第144期)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胡艳提要:本研究对山西大学175名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5因素中差异认同感水平最高,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和交际信心水平依次排后,交际参与度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因素。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跨文化敏感度多个因素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之间完全线性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两变量间呈强相关关系。此外,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总体上呈现多样化趋势。关键词: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差异认同感Abstract:Thisstudyinves

2、tigatestheinterculturalsensitivityof175undergraduatesinShanxiUniversity.TheresultsshowthatthemeanofRespectforCulturalDifferencesisrelativelyhigh,anditisfollowedinorderbythoseofInter-actionEnjoyment,InteractionAttentiveness,andInteractionConfidence.However,themeanofInteractionEngage-ment

3、ismuchlowerthantheotherfour.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analysisrevealsthatthefivefactorsa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InteractionEngagementandInteractionAttentivenesslinearlycorrelated.Thepartialcorrelationanal-ysisindicatesthatRespectforCulturalDifferencesandInteractionEnjoymenthaveastrong

4、positivecorrelation.Inaddition,thestudyprovesthattheundergraduateshavevariouswaysofexposingthemselvestoforeigncultures.Keywords:interculturalsensitivity;empiricalresearch;respectforculturaldifferences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112(2011)03-0068-061.研究背景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二战后的美国,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

5、交际。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往中日趋重要。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美国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著名学者Chen和Starosta(2000)将“跨文化敏感”定义为: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国内外学者目前均关注跨文化敏感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有Bennett(1986)、Chen和Sta-rosta(1997,1998,2000)以及Fritz、Mllenberg、Chen(2002)和Fritz、Graf、Hentze、Mllenberg、Chen(2005)等。国内学者主要有蒋莉(2004,2008)、彭世勇

6、(2005,2006,2007a,2007b)、彭学敏(2006)、吴秀芝(2006)、周杏英(2007)、曾斌(2009)等。国内跨文化敏感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起步晚,实证研究少,尚未形成一定的学术趋势。笔者以“跨文化敏感”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CNKI中1994-2009年间我国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得到题名中含有“跨文化敏感”的论文有19篇。这19篇论文中,2004年和2005年各发表1篇,2006年发表6篇,2007年4篇,2008年5篇,2009年2篇。由此可见,我国的“跨文化敏感”研究始于2004年,之后才逐渐受到关注。而国际上早在1986年Bennett就对跨文

7、化敏感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跨文化敏感的概念化框架。另外,胡文仲(2005:323)曾指出“我国刊物上基于实证研究的跨文化交际论文不到百分之一。”彭世勇(2005)也曾比较了我国和国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呼吁应该大力加强跨文化交际实证研究。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交际技巧和跨文化能力培训方面,测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较少。跨文化敏感度是学习和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根据Chen和Starosta(1997,1998,2000)的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技巧组成;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