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

ID:5322428

大小:363.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_第1页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_第2页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_第3页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_第4页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都大学学报(社科~)2o13年第6期‘‘石墨镌华,颓影岂己忒JI?"新旧唐书李白传记的史料问题与文学风格张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新旧唐书李白传各有千秋,在资料采集与文学写作方面,体现出有所不同的风格追求与耐人寻味的采择,其中有些为人诟病的“错误”,似乎并不简单,包含着时人的文化认知、寓意,未必“错误”。如李白“山东人”一说,就颇可商量。正确与否并不因时间先后而判断,有些名文、“信史”反而值得推敲,如记叙李白的李、范二文,以及李白时人的魏万文,旧唐书李白传似未见过或全不采纳,令人寻味。新唐书李白传显然更多文

2、学描写渲染。关键词:新旧唐书;李白;文学传记;山东中图分类号:K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2(2013)06—74—05二十四史中新旧唐书文苑人物传记先后问世以般常识与比较广泛的印象,也应是有唐官史档案资来,虽褒贬不一,或重或轻,实际影响巨大,可说各有料的实录。不少专家都曾经指出李白与山东的密切千秋。无论后人如何评点指责,做翻案文章,新旧书关系,如:“在山东,有他的爱子,有他的知友。他爱仍旧如定海神针、灯塔一般,岿然不动,彼此照应补游侠,在山东可以学剑术;他好神仙,在山东可以受充,在史据人物研究方面,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本

3、符篆,著道书;他佩服鲁仲连,逢巧鲁仲连也正是齐文以旧、新唐书李白传为例,梳理脉络,管窥二书精人⋯⋯”‘李白在开元二十八年,移居东鲁,安家于警蕴藉与笔墨生辉的动人风范,以及丹青史志擘画山东沙丘(今衮州)二十余年(其中有些时间去其他特色。地方漫游),这里距孔子故乡曲阜、孟子故乡邹县很一旧唐书称李白“山东人”应是时人的常识与近,可以说他就生活在儒家的发祥地,鲁文化的核心泛指地带。李白在鲁地创作诗歌约8O首,文6篇。李白在鲁文化氛围中生活,必然有受其影响的一面。”②不《旧唐书·李白传》开门见山写道:少专家也持不同意见,认为唐山东概念与后来不同,李白

4、,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志“‘山东’属于泛指,并不单指‘山东省’。李白壮年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时期曾隐于徂徕山,后在太行山以东的开封等地漫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游或居住;而战国时,则泛称六国为‘山东’。”④不论号“竹溪六逸”。泛指、确指,“山东人”这个看法或许是李白当时人比这一段开头历为后人诟病,认为将李白属地(故较共通的看法。因为李白应诏人朝当时是在山东籍)搞错了。《新唐书》参详史料,作了较大的修改境,他诗云:“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碎叶迁蜀),更见详

5、实。这固然不错,但换个角度思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考,旧唐书认为李白是山东人,或许正是当时人的一京》)他与杜甫交游的主要时间场合即在齐鲁豫,所收稿日期:2013—09—17作者简介:(1957一),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学博士。74以杜甫有道:“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这就颇为清晰,宁信当事人,不信旁人。不能因(《苏端薛复筵简薛华碎歌》)径将李白落籍山东,看为旁人振振有辞,就将当事人的说法也当作荒诞不上去并不是草率的错误,众所周知杜甫写诗字斟句稽抛弃了。可见在旧唐书李白传山东人一说上,并酌、很

6、是谨慎。郭沫若指出李白“有关杜甫的诗不非明显而简单的一个错误,其实这里边也颇有历史多,只剩下四首,都是在漫游齐鲁时代的诗”。这四文化与文学的意味。李白自提山东(齐鲁)自号“东首中有二首可以确定无疑写杜甫,如:“秋波落泗水,山”,应有主客观多种原因,颇堪追寻探讨与回昧。海色明徂徕。”(《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思君若汶学界普遍认为,旧唐书采撮唐实录、宫档原始资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都是山东背料较多。既如此,旧唐书作者写到李白属地应不是景特色。李白诗亦自述:“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信口开河。至于书中“父为任城尉”一说,没有史料田

7、?”(《寄东鲁二稚子》)。杜甫说“山东李白”,也说与旁证,或许是李白生前好面子借口夸诩,抑或是别人的“据说”。封建社会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加之李自己“余亦东蒙客”(《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白恃才傲物、玩世不恭,游戏权贵的说法,也有可能。可见他实际知道李白不是山东土著,但因长期生活有专家就认为李白家族亲戚多有官宦人士,他说过:(客居)于山东,可称山东人,所以他才说“山东李“我固侯门士”,他的两个叔父、一个兄长、一个从祖,白”“余亦东蒙客”。直接将李白断为“山东人”的是曾分别在任城、嘉兴、中都和济南当过县令、太守一元稹,其时距李杜去世已约四

8、五十余年,杜甫孙子请类的官职。@为李白结集写序的李阳冰是李白族叔,他为杜甫写墓志铭,他写下:“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当时即任“当涂县令”。所以要说李白父亲绝没做过奇文取誉。”⑤可见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