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

ID:53234991

大小:7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_第1页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_第2页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_第3页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_第4页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斑玉蕈(真姬菇);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摇瓶培养;搔菌斑玉蕈(Hypsizigusmarinoreus)又名真姬菇、蟹味菇、海鲜菇,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inataceae),玉蕈属(Hypsizigus),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珍稀食用菌[1]。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近年來深受消费者青睐[2]。斑玉蕈是日前生长周期最长的工厂化食用菌品种,利用传统的周体菌种生产工艺,生产周期长,生产坏节多,周期长、污染不易控制[3

2、]。在香菇、黑木耳、金针菇、糙皮侧耳的工厂化生产中已有有釆用液体菌种接种的报道[4],液体菌种接种,菌丝球数量多、萌发点多、生长速度快、不宜污染、周期短、成本低、适宜工厂化栽培[5]。目前已有一些关于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基筛选的相关报道[59],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笔者通过摇瓶培养,探寻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的最佳条件,并通过栽培试验考察了不同搔菌时间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采用液体菌种工厂化栽培斑玉蕈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菌种斑玉蕈菌种(H・marinoreus)XF1由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培养基母种培养基:PD

3、A培养基。摇瓶培养基配方1:2%蔗糖,0.2%鉄皮,0.15%KH?P04,0.05%MgS04;配方2:2%蔗糖,0.2%酵母膏,0.20%KH2P04,0.10%MgS04;配方3:2%蔗糖,0.2%蛋白月东,0.30%KH2P04,0.10%MgS04;配方4:2%红糖,0.2%鉄皮,0.20%KH2P04,0.10%MgS04;配方5:2%红糖,0.2%酵母膏,0.30%KII2PO4,0.10%MgS04;配方6:2%红糖,0.2%蛋白月东,0.15%KII2PO4,0.05%MgS04;配方7:2%葡萄糖,0.2%鉄皮,0.

4、30%KH2P04,0.10%MgS04;配方8:2%葡萄糖,0.2%酵母膏,0.15%KH2P04,0.05%MgS04;配方9:2%葡萄糖,0.2%蛋白腺,0.20%KH2P04,0.10%MgS04o每个配方中另添加20%马铃薯和0.001%VB1栽培料:20%木屑,35%玉米芯,26%米糠,14%鉄皮,5%玉米粉,65%含水量。1・3方法1.3.1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1.3.1.1摇瓶培养基配方试验将1.2中配好的9种摇瓶培养基装于250inL三角瓶中,150mL/瓶,121°C,灭菌30min,冷却后接入5块(5mmX5mm

5、)活化菌块(斜面菌种接种于PDA平板上,于22°C恒温培养15d),25°C,150r/min培养8d后测定菌丝体生物量及菌球直径[5]。菌丝体生物量测定:培养液于4172g离心10min,收集菌丝体,80°C烘至恒重,称量。菌球直径测定:随机取培养液中10个菌丝球,在培养皿中排成一列,测总长度求平均值。每处理设3个重复。选择菌丝体生物量高的配方为最佳摇瓶养基。3.1.2培养基最适起始pH值试验采用1.3.1.1筛选出的最佳培养基,用1mol/LN&0H和1mol/LHC1将培养基的起始pH值调至4.0、5.0、6.0、7.0和8.0,

6、测定培养基起始pH值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其它条件同1.3.1.Io1・3培养时间试验选用1.3.1.1和1.3.1.2确定的最佳培养基及起始pH培养斑玉蕈液体菌种10d,其它条件同1.3.1.Io每隔1d取样,测量菌丝体生物量。1.4培养基装量试验选用1.3.1.1和1.3.1.2确定的最佳培养基及起始pH值,250mL三角瓶装液量分别为70、90、120、150和180mLo培养条件釆用1.3.1.1、1.3.1.2和1.3.1.3筛选出的最佳条件。测定不同装液量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1.3.2栽培试验1.3.2.1液体菌种制备采用

7、1.3.1中筛选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一级摇瓶菌种。一级摇瓶菌种按50mL/瓶接种在已灭好菌的750mL培养瓶中,每瓶装液开?00mL,22°C、120r/min培养3d,其它采用1.3.1中筛选的最佳条件。2.2出菇试验1.3.3数据分析2结果与分析1液体菌种培养条件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得到的菌丝体生物量最大,因此最佳摇瓶培养基配方为:20%马铃薯、2%红糖、0.2%蛋白月东、0.15%KH2P04.0.05%MgS04>0.001%VBlo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和7.0时,菌丝体生物量分别为3.75g/L和3.6g/L,经统计分析两

8、者无显著差界。因此斑玉蕈液体培养基最适起始pH值为6.0-7.0o在1〜4d菌丝缓慢生长,为菌丝生长的调整期;4〜7d时菌丝生物量呈指数递增;7~10d为稳定期,此时菌丝体生物量平稳。由于指数期菌种的各项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