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

ID:5323524

大小:429.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_第1页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_第2页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_第3页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_第4页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4卷第6期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01.44No.62013年11月JOURNAL0FNANCHANGUNIVERSITYNOV.2013《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何越鸿(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立足于分句的结构形式、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组合方式两个角度。《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分句结构形式较为规整,主要有主谓句形式、非主谓句形式和复句形式三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单用或套用关联词语作为复句的形式标记,可以分为形合和意合;根据分句形式上是否为单句,可以

2、分为紧缩与常规;根据复句整体结构层次是否为单重,可以分为单重组合和多重组合。关键词:《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结构形式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13)06—0146—06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年指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或谓语句)组成的意义相对问(公元50l—502年),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完整的句子。”_3Ⅲ(有鉴于此,分析《文心雕龙》因理论巨著,也是较为典型的文言作品,“有相当严格果类复句的结构,即宜从分句的结构形式人手。从的词汇句法系统”_l】(”。全书共10卷、50篇,以复句的特点来看,无论是单重复句

3、中结构与单句相下引例均出自本书,为简洁起见,例后注明篇名。全同的分句,还是多重复句中由复句形式充当的分句,书在说理和述评时使用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复句,其都没有完整而独立的句调。因此,我们暂以“形式”中尤以因果类复句的使用最为广泛。特别值得关注言之。的是,《文心雕龙》中广泛使用的因果类复句有其灵《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分句结构形式较为活多样的形式体现。规整,主要有主谓句形式、非主谓句形式、复句形式我们以邢福义先生的“复句三分系统”理论来等三大类。界定《文心雕龙》中的“因果类复句”,即:表示广义(一)主谓句形式因果关系的各类复句,还可细分为因果句、推断句、主谓句由主语

4、和谓语两个成分构成,其本身的假设句、条件句、目的句等五个小类]’。其中,因语义较为完备,结构也相对完整。从谓语的构成来果句最为典型。看,《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中,充当分句的主谓句这里,我们拟从分句的结构形式、分句与分句之一般为动词谓语句,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问的组合方式这两个角度人手,对较为典型、颇具特1.“主语+谓语”形式色的《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主语+谓语”形式如:和分析。(1)而庸器渐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庙徂坟,犹封墓也。(《诔碑》)分句的结构形式(2)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从结构上来看,我们这里

5、所讨论的“复句”无论辞文,言中事隐。(《宗经》)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里,都是指“包含两个(3)孝景讳启,故两汉无称。(《奏启》)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总的来说,复句是以上所选三例皆为以“故”为标记的有标因果收稿日期:2013—07—26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文心雕龙》文体理论与实践”(2012111010202)。作者简介:何越鸿(1975一),女,湖北利川人,2011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古汉语词汇与修辞研究。第6期何越鸿:《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复句。例(1)“故”之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庸器渐“则”,其

6、后表示结果的分句“中律矣”是非主谓句形缺”是主谓句形式。例(2)“故”之后表示结果的分式,为动宾结构式。句“《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是主谓句形式。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较为特殊的非主谓句(3)“故”之前后分别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分句均为较形式,例如:典型的主谓句形式。(9)九章积微,故以为术;(淮南万毕,皆其类2.“主语+谓语+语气词”形式也。)(《书记》)“主语+谓语+语气词”形式如:(10)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4)(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国也。(《史传》)既生矣。(《原道》)(11)《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搞风裁兴,藻

7、(5)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宗经》)清焉。(《风骨》)(12)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例(4)表示原因的分句“高卑定位”为“主语+化淳,《邪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谓语”的主谓句形式;表示结果的分句“两仪既生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矣”则为“主语+谓语+语气词”形式,以语气词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时序》)“矣”作为句末语气标记,表示判断。例(5)是一个例(9)表示结果的分句“以为术”为非主谓句形并列复句,并列的两个假设小类的因果复句结构相式,是介宾结构式。

8、例(10)是无标目的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