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之歌》教学反思.doc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doc

ID:53290866

大小:5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竹乡之歌》教学反思教师:叶梁珍《竹乡之歌》是北师人版一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新增的一首儿歌。其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简练、韵律和谐、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样更好地帮助学生集中学习带有竹字头的字词,避免了以往归类识字时只有图、字的单调性,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认识深刻,抽象思维是建立在直观思维基础上的。所以就针对他们听力强、记忆力强的心理特点,带学生首先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然后缩小语境,摘出词语、认读,再把单字从这些词语中摘离出来,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单独识记,最后把单独识记的汉字放回到课文中,使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2、,对诗句的更深领悟。根据资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学本课时,我在原有课件基础之上增加了文字素材、图片素材、将PowerPoint作为主要媒体资源,将授课思路有条理的串了起来,内容涉及面广,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为上好这节课奠定了基础。竹林风光及竹子编制的实物图片,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利用远教资源。具体运用如下:导课阶段出示幻灯片图画:竹林风光来诱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在指导整体感知朗读阶段出示幻灯片,启发学生去逐句理解、投身体验,尝试学习的乐趣。在突破难点时,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习带有“竹字头”的生字词,因此,在读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找找“竹乡

3、什么多”,在查找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竹乡就是因为它和竹子息息相关,理解文本内容,而且可以找出带有本课要重点学习的字词,可谓一举两得。学生找出了“篱笆、彩笔、风筝、笛声、竹筒、勢筐”这几个词,由于这里有些东西学生很熟悉,但有的东西学生是一知半解,于是我采用了《幸运52》中的猜词环节,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东西,可以好几个人一起补充,让其他同学猜,猜中后出示教师收集到的图片加以了解,既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上《竹乡之歌》以前,我述担心孩子们能否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能否想象竹子的故乡的美丽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担心

4、是多余的。由于资源的二次看法与整合,孩子们提前预习了课文,且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很简单,所以课本内容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我让孩子们讨论我国的少数民族。孩子们居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还能说出一些名字来,如:回族、蒙古族等等,说到傣家人的生活,竟然有孩子知道一些,看来课外书籍很好的补充了我们的课堂知识。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在想:语文课是不是就应该局限于课木呢?许多老师都在讲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把知识点落实等等,可很少又老师想到用一点点的时间去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因此,我们的课堂仅仅是书本的课堂。为了拓展孩子们的眼界,语文课堂必须要贴近于生活。语文课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课后我更深

5、的感觉到如果没有媒体资源的再次开发与利用,那么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