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ID:5329211

大小:192.6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2fl15日第29卷第23期JModMedHealthDc(:ember15.2013.Vo1.29.N23·3615··药物与临床·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周红,彭家民(贵州航天医院眼科中心,贵州遵义563003)【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创伤性活动性前房出血的控制效果方法针对前房出血发病在72h内的病例,对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应用传统用药控制前房出血(对照组)及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传统用药加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前房出血(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出血吸收时间.并进行对照

2、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14%,多数患者在治疗第2天可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前房积血量减少:对照组有效率为64.29%,部分患者因前房持续出血,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疗效肯定,且更快捷、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巴曲酶;蛇毒液类;创伤和损伤;前房出血;治疗结果;白眉蛇毒血凝酶doi:10.3969~.issn.1009-5519.2013.23.0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519(2013)23—3615—02前房出血是一种临床现象,常见于眼损伤,如果出血量多,加血,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出现相关并发症

3、行手术治疗。两组治疗有之处理不当易引起很多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虹膜、房角粘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连,角膜血染等,重者可造成视功能严重损害,因此,及时正确的表1两组创伤性前房出血治疗结果(n)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护视功能的重要措施。本中心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应用止血芳酸、安络血治疗前房出血,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传统用药基础上加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前房出血,并对两种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72h内前房出血患者分为2007年7月至3讨论2009年6月应用传统用药控制前房出血的对照组42例

4、和2009在眼损伤中,前房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主要为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传统用药加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前房虹膜大环和睫状体撕裂所致,从解剖生理看.出血的吸收主要是出血的治疗组7l例。l13例患者中男99例(87.61%),女l4例通过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积血和继发性(12.39%),均为单眼出血,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78岁,多发生积血lj1。由于患者对就诊前病情的描述不清。本组病例仅针对发病于儿童及男青年。致伤原因以弹伤最多,其次为爆炸冲击、拳击、在72h内的前房出血进行观察.不予原发性和继发性分类。前房碰伤等。根据Okasla分类法⋯将前房出

5、血分为3级。I级:积血量出血本身对视力的影响是暂时的,大多可随积血的吸收而恢复,小于或等于前房l/3,26例(23.01%);Ⅱ级:积血量占前房大于1,3~但其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常常导致严重的视力1/2,48例(42.48%);Ⅲ级:积血量大于前房1/2,39例(34.51%)。丧失。因此,在治疗创伤性前房出血中,如何尽快控制出血,使积并发症中发生继发性青光眼54例,角膜钝挫伤21例,玻璃体出血在最短时间内吸收是关键。血9例,虹膜根部离断9例.视网膜脱离5例,复合损伤15例。众所周知,人体受物理损伤后.血小板会受到损伤部位激活1.2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持续性出血.促

6、进眼内积血吸收.防止因素的刺激,出现血小板聚集,成为血小板凝块,起到初级止血作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的发生.切实有效的防止视功能损害的用。血小板又经过复杂的变化产生凝血酶。凝血酶能直接作用于发生。凝血的第三阶段,促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互1.3治疗方法(1)积极控制出血:对照组止血药采用止血芳酸相交织的纤维蛋白使血小板凝块与血细胞缠结成血凝块。同时,0-3g静脉滴注,2~5d,安络血每次5mg,每天3次口服,常规使血小板的突起伸人纤维蛋白网内。血小板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用3d,一般不超过5d:治疗组在传统用药基础匕加用白眉蛇毒蛋白的收缩使血凝块收缩,血栓变得更坚

7、实,能更有效的起止血血凝酶0.5kU肌内注射2~3d。(2)制动: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作用。因此,应用具有凝血酶功能的止血药物很重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3)对症治疗:针对Ⅱ、Ⅲ级出血选择性应用以往,本院在控制出血方面主要使用止血芳酸、安络血等药甘露醇、皮质内同醇、抗生索预防量及能量支持治疗,以控制眼物。其作用机制是,止血芳酸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压和减轻组织创伤性应激反应。(4)活血化瘀治疗:止血药控制72h阻止纤维蛋白溶解,延长血栓溶解时间.避免再出血:安络血能增后给予活血化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