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1.doc

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1.doc

ID:53292364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1.doc_第1页
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1.doc_第2页
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教学的些许反思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批阅作文而感到“痛苦”,这痛苦一方面缘自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则是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面对的却是大量不尽人意的作文。曾想;如果批阅的是优秀作文,那感觉应是春风拂面,何等的身心舒爽啊!遗憾的是,我很少进入这样的佳境。于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总结得失利弊,寻求解决方略,以减轻自身的“痛苦”,现归纳为以下两点,供大家指点。一、没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的,老师所进行的大量讲解和反复的阅读训练并没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教师顶多是做了教参的高级搬运工,以教参的提示引领自己的阅读,以自己的理解来“同

2、化”学生的阅读,长期如此,学生的阅读就没有自己的思维。关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而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教学为前提,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反思我以往的阅读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熄灭了学生的阅读激情,还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学生不能独到理解并运行教材,不能甄别选文的优劣;另,教师没有时间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美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难以从课外阅读的世界获取更多的精神养分和语言养分……正是如此多的阅读教学的

3、失误,致使学生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这不但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直接切断了联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血脉,造成了作文教学的滞后。二、没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教育名言已经得到了我们语文教育同行的普遍认同。叶老也早就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这句话阐明了小学生作文要言之有物,并指出了“物”的含义是“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是小学生作文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是,在作文

4、教学的实践中我却屡屡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生作文达不到这一要求,他们言之无物,见闻虚假、感受空洞、想象贫乏。按理讲,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孩子们见多识广,作文时应该言之有物,可为什么言之有物呢?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点是封闭性的,重课堂轻课外。课堂教学基本上时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评。这种落后的作文教模式是孩子失去了广阔的时空,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这种境况使他们无法无法获取更生动的作文素材,因而每当作文的时候,“干瘪的作文素材库”使他们感到“囊中羞涩”,言之无物。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

5、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记得去年冬天的一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语文课,大雪开始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这可是一场大家期盼已久的大雪,我忍不住往窗外看去,此时,学生更是无心上课。此情此景让我灵机一动:我何不让学生外出看雪,然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于是我当机立断,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赏雪。回来后,我让每位学生都说说自己的感受。我先请学生用几句话描述雪景和自己赏雪时的心情。我话音--落,同学们你一言,我--语,争着发言。接着我让同学们把刚才说的写下來。同学们兴趣盎然,不到十五分钟就写了一大段。看

6、着这些精彩的片段,我思绪万千……为什么偶然的机会,会有这么好的意外收获?是碰巧吗?不!是因为同学们自由地、充分地调动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独特感受。只可惜这样的教学难以常见!因为平时没有为学生在狭隘的空间里很难成就一篇好作文。我想,今后我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带学生郊游,到市场参观,到社区调查……为学生提供习作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笔写作,将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当然造成我作文现状不佳的原因不止这些,我要直面其中的问题,找出疗救的方法。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多给他们介绍一些好书,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语言的积累,想方设法让学

7、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学会用自由的笔墨写出自由的精神,让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我想,只要我和学生一起努力,这样的现实应该为期不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