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教学反思.doc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doc

ID:53293256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验的重要性——《千克和克》教学反思本周教学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单位多为“斤、两”,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不一样,很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屮,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二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拯、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

2、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利用周末的时间我布置了实践作业,让学生到菜市场、超市等地方了解“克和千克”,并称1千克的物体带学校,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初步懂得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本节课的一开始,先让学生先汇报自己搜集的知识,列举物品的重量,同时说说自己“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

3、口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屮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由于小型电子秤生活中常见,我让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并让每个孩子带1元、1角、2分的硬币进行称,2分的硬币接近1克,称完学生说好轻,就跟没有一样,并掂1元与2分的硬币,充分感知1克的重量,然后举例生活中哪些物晶的重量大约是1克。在感知1千克时,由于盘秤少见,所以只准备了一个,并把数学书

4、一本一本往上放,看看几本是1千克,学生的兴趣特别高,眼睛直盯着盘秤的刻度,放上三本吋说不够还差一点,再放一本正合适,之后小组合作掂四本数学书,并与自己准备的1千克进行比较,充分感知,由于有的学生觉得比四本数学书重或轻,我对孩子们带的东西也进行了称重,并让他们好好掂感受1千克。教材上对换算用的是盐,但现在的盐都不是500克,于是我用矿泉水代替,分别用电子秤和盘秤进行称量,都是两瓶水,得出1000克二1千克。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

5、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由模糊到清晰。本节课的不足是,一是虽然学生也做了实践作业,由于教具有限,学生也没有学具,对1千克的感知还是不够;二是带硬币不应该每个孩子都带,导致课堂比较乱,学生老想玩,既然是小组合作,应该分开带学具;三是在填写质量单位吋会与据过的物品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