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

ID:53305971

大小:43.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3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_第1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_第2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_第3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_第4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卷)得分阅卷教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菌落2、正常菌群3、消毒4、噬菌体5、最小抑菌浓度(MIC)得分阅卷教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细菌的特殊结构有、、、。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和气体。3.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及有密切关系。4.诊断血清是用免疫家兔等动物后取其而制成的。一般置于保存,使用时应避免,降低效价。5.K—B法中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呈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值、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6.、和可作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试

2、验。7.淋病奈瑟菌主要以方式传播,引起。8.细菌对待测药物的敏感程度可分为、、三级。得分阅卷教师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真菌B、细菌C、放线菌D、病毒E、螺旋体2、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稀释复红—碘液—95%乙醇—结晶紫B、稀释复红—95%乙醇—碘液—结晶紫C、结晶紫—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D、结晶紫—95%乙醇—碘液—稀释复红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95%乙醇3、靛基质试验又称()A、甲基红试验B、尿素分解试验C、硫化氢生成试验D、吲哚试验E、糖发酵试验4、对

3、人体无害的细菌代谢物是()A、热原质B维生素C、外毒素D、内毒素E、侵袭性酶5、正常人体不存在细菌的部位是()A、体表B、口腔C、大肠D、尿道口E、血液6、实验室对接种针(环)、试管口的灭菌方法是()A干烤法B、流通蒸汽法C、烧灼D、焚烧E、煮沸法7、卡介苗是由何种变异而产生的()A、形态变异B、结构变异C、毒力变异D、耐药变异E、酶活性变异8、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病毒血症9、哪种动物不是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A、小

4、白鼠B、豚鼠C、裸鼠D、家兔E、马10、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A、凝固酶试验阳性B、产生溶血素C、分解甘露醇D、产生耐热核酸酶E、胆汁溶菌试验阳性11、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化脓性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乙型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病奈瑟菌1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A、α溶血B、β溶血C、γ溶血D、δ溶血E、ε溶血13、能引起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是()A、链球菌B、淋病奈瑟菌C、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E、铜绿假单细胞菌14、关于肠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5、)A、PYR试验阳性B、在6.5%NaCL培养基上不生长C、Optochin试验阴性D、CAMP试验阴性E、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15、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时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为()A、是否有鞭毛B、是否有菌毛C、是否有芽胞D、葡萄糖发酵试验E、乳糖发酵试验16、伤寒发病一周内,进行病原学诊断应选择()A、血培养B、尿培养C、粪便培养D、胆汁培养E、呕吐物培养17、志贺菌属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鉴别时最有意义的依据是()A、革兰染色与菌落特征B、革兰染色与KIA上生化反应结果C、菌落特征与KIA上生化反应结果D、菌落特征与血清学

6、鉴定结果E、KIA上生化反应结果与血清学鉴定结果18、紫外线适用于消毒()A、接种环B、玻璃器皿C、手术器械D、无菌室的空气E、培养基19、关于菌毛的描述,下列哪项有误()A、多见于格兰阴性菌B、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C、不能用普通显微镜观察C、是细菌的运动器官D、普通菌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20、、细菌形态和生理活性比较典型的阶段是()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退期E、增殖期得分阅卷教师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革兰阳性菌。()2.致病菌大多数属于兼性厌氧菌。()3.肠杆菌科绝大

7、多数的细菌具有的结构是鞭毛。()4.测定和表示细菌大小的单位是nm。()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的二分裂法。()6.肺炎链球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的上呼吸道。()7.脑膜炎奈瑟菌属于革兰阴性菌的双球菌。()8.伤寒沙门菌的抵抗力很强。()9.IMViC试验不包括糖发酵试验。()10.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会发生混浊现象。()得分阅卷教师五、简答题(共20分)1.简述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2.简述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3.外毒素和内毒素的特点有何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