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水到哪里去了 1拓展资料 冀教版.doc

四年级科学下册 水到哪里去了 1拓展资料 冀教版.doc

ID:53321598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四年级科学下册 水到哪里去了 1拓展资料 冀教版.doc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 水到哪里去了 1拓展资料 冀教版.doc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 水到哪里去了 1拓展资料 冀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 水到哪里去了 1拓展资料 冀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8.水到哪里去了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大循环和最活跃的自然现象,它深刻地影响到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界的水文过程来说,水循环是千变万化的水文现象的根源。(一)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地球表层系由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水圈组合而成。在这一有序的庞大层次结构中,水圈居于主导地位,正是水圈中的水,通过周流不息的循环运动,积极参于了圈层之间界面活动,并且深入4大圈层内部,将它们耦合在一起。水循环,它上达15公里的高空,成为大气圈的有机组成部分,担当了大气

2、循环过程的主角;下深地表以下1—3公里深处,积极参与岩石圈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成为地质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因素;同时水作为生命活动的源泉,生物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全面的参与了生物大循环,成为沟通无机界和有机界联系的纽带,并将4大圈层串联在一起,组合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从这一意义上说,水循环深刻地影响了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今后的演变与发展。(二)水循环与全球气候水循环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大气环流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极其深刻地制约了全球气候。首先,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因为虽然太阳辐射

3、是地球表层的根本热源,但是大气得自太阳的直接辐射,仅占它吸收的总能量的30%,而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占23%,地面与大气之间显热交换占11%,来自蒸发潜热输送的能量要占到36%,居第一位。对此,前苏联学者М.И.布德科研究指出,大气循环的能量,主要是由水循环过程中汽化潜热的转化所提供的。他还通过计算表明,如果大气圈中的水汽含量比现在减少一半,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降低5℃,两极地区的冰盖将大大扩展,地球将进入冰期。其次,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矛盾得到缓解。在南北纬35°之间地区,吸收太阳辐射量大于地面辐射支出量

4、;而在纬度高于35°的地带则支出大于收入。据估算,如果没有热平流来调节高低纬度之间的这种热量分配的不均状态,那么赤道附近地区的温度要比现今增加10℃以上,两极地区则要降低20℃。此外,昼夜的温差亦要远远超过现今的状况。再次,水循环的强弱及其路径,还会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在这方面,海洋环流系统的气候效应表现得最为强烈。诸如墨西哥湾流与北大西洋西风漂流对整个西北欧地区的天气影响,使得55°—70°N之间大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之同纬度大洋西岸高出16—20℃,并在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太平洋的黑潮海流对大陆东海岸的

5、影响,以及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与秘鲁海流的关系等,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此外,像雨、雪、霜、霰以及台风暴雨等天气现象,本身就是水循环的产物,没有水循环,亦就不存在这类天气现象。(三)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地壳构造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深谷、盆地、平原等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形态,从两极与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到河流冲积、堆积地貌以及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无不是水循环的杰作。水循环不仅重新塑造

6、了地表形态,而且还影响到地壳表层内应力的平衡,是触发地震,甚至引起地壳运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全世界河流每年携带入海离子径流总量为2.74×109吨,每年入海的固体物质多达22.0×109吨,折合130×108米3。按此速率,只需2500万年左右就可将大西洋填平,另据地质学家斯·马·格里戈也夫估算,按现今风吹、水蚀的速度,经1.1亿年,现在的陆地表面将被削成与世界大洋面齐平。这种日积月累的迁移、搬运与堆积作用,逐渐改变地壳表层的应力平衡,一旦超出其平衡点,就可能触发地震,甚至引起地壳运动,发生沧海桑田的剧变。像我国新丰江等

7、大型水库在建成蓄水后,诱发产生六级地震,是这方面的具体例证。(四)水循环与生态平衡水是生命之源,又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原生质中大部分是水,如人体组织中70%是水。据计算地球上所有生物体中含有的水分总量约有11.2×1010吨,相当于世界河流瞬时贮水量的1/2,它们积极的参与了水循环过程,其平均循环周期仅几小时,远远高于一般水体的循环速度。没有水循环,就不会有生命活动,亦就不存在生物圈。同时,水循环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还是制约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关键;是影响地区内生物有机体活动旺盛,繁茂,或凋萎、贫乏的主要因子

8、。例如,同属于热带,水循环强盛的地区,可以成为生物繁茂的热带雨林,水循环弱的地区可能成为干旱草原,甚至热带沙漠。处于同一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