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

ID:5341119

大小:225.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_第1页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_第2页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_第3页
资源描述:

《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验研究2010.10未业纠旌适孤夏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初报刘焱谢富欣王飞雪张文菁(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阳473083)摘要:以郑芝98N09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夏芝麻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为307Y~37.5万株/hrn2,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关键词:芝麻;播种期;种植密度;产量芝麻是南阳一大优势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月25日施耕整地,随整地施三元素复合肥(N—P:0广在6.5万hm左右.总产70000t左右。产量一直是低K2o含量为15—15—15

2、)300kg/hm2作为底肥;于6月1而不稳,其主要原因是芝麻品种劣杂、栽培管理粗日、6月l0日、6月20日、6月30日人工开沟条播,放,缺乏优质高产规范化种植技术模式。为了提高农按不同种植密度于7月2日、7月1313、7月18日、民群众种植芝麻的水平。探索高产种植模式,积极推7月23日进行定苗。成熟时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进进芝麻产业的发展,2009年我们在国家芝麻产业技行考种,小区全部收获计产。术体系和公益性芝麻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支持2不同处理对芝麻产量的影响下.开展了芝麻种植模式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由表1可知:试验平均产量为568.41kg/hm,产应用。本试验重

3、点研究芝麻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量变幅为137.55~1589.18kg/hm。AB5处理组合产量两个试验因素,旨在探索芝麻最佳播种期和种植密最高,为1589.18kg/hm;A4B1处理组合产量最低,为度,为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137.55kg/hm,两者极差为1451.63kg/hm2,差异极大。1材料与方法经方差分析,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经新复极差检供试芝麻品种为郑芝98N09。采用随机完全区组验:最高产量AB处理组合与其他处理组合产量差法设计,设播种期(A)和种植密度(B)两个试验因素,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播种期取4个水平,分别为A6月113、A:6月2.

4、1播种期对芝麻产量的影响1013、A36月20日、A46月30日;种植密度(B)取6由表1和图1可知。芝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个水平,分别为Bl7.5万株/hm2、B215.0万株/hm2.,B3而急剧下降。其中A1播种期下芝麻产量最高.居第22.5万株/hm2、B43O.O万株/hm2.,B537.5万株/13m2.,B6一位;A2播种期下芝麻产量居第二位;A3播种期下45.O万株/hm。试验共24个处理组合.小区面积芝麻产量居第三位,A4播期下产量最低,居第四位。12.0m,行长5m,行距0.3~0.4m,其中段37.5万株/经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经新复极h

5、m2、B645.0万株/hm两个密度的行距为0.3m.其余差测验,各播种期下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密度行距为0.4m。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夏芝麻在6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播种期是越早本试验安排在南阳市农科所试验基地。土质为越有利于高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夏芝麻在麦收后砂姜黑黏土,土地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为休闲地。5要立即抢时抢墒播种2.2密度对芝麻产量的影响基金项目: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芝麻行业科研专由表2可知,B密度下芝麻产量最高,为项经费项目资助。673.13kg,位居第一位,B密度下芝麻产量位居第二作者简介:刘焱,男,南阳宛城区人,副研究员,从事芝

6、麻研究。E-mail:nanyangsesameC~ahoo.com.ca位,B密度下芝麻产量位居第三位,B,密度下芝麻产一71—I缘iIi龇2010.10试验研究表1播种期密度两因素对芝麻产量的影响播种期度位次5%。左差开异”l%。左差开异弋号/aB1B34(kg)叭A16/1926.181154.321256.851205.781589.181353.251247.591aAA26/10360.52529.25509.33931.83705.49635.12611.932bBA36/20146.80274.08239.64411.89251.15287.07268.44

7、3cCA46/30137.55141.95165.O0139.88146.71145.76146.144dD平均产量392.77524.90542.02672.34673.13605.30568.41与B6、B,、B、B处理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B6l500处理与B。、B、B处理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B1000与B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B处理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图象2也表明:密度在7.5万~50037.5万株/hm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0密度超过37.5万株/hm,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