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

ID:5342044

大小:560.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8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_第1页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_第2页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_第3页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_第4页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第8卷,第5期,第1043—1049页MolecularPlantBreeding,2010,Vo1.8,No.5,1043—1049评述与展望Review&Progress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丛雯雯郭长虹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25通讯作者,kaku3008@yahoo.com.cn摘要赤霉病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侵染所造成的生育后期的气候型病害。世界各产麦区均有此病害发生,在气候潮湿、温暖多雨的地区尤为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在披碱草、偃麦草、山羊草和

2、鹅冠草等小麦近缘种属植物中已经鉴定出赤霉病抗性基因。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的外源染色体可以通过附加、代换和易位导入小麦。本文综述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以及利用这些抗源进行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近缘野生植物,易位SelectionandUtilizationofResistanceSourcestoFusariumheadBightineatWildRelativesCongWenwenGuoChanghongCollegeofLi~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Normal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Mo

3、lecularCytogeneticsandGeneticBreedingofHeilongjiangProvince,Harbin,150025Correspondingauthor,kaku3008@yahoo.com.cnDOI:10.3969/mpb.008.001043AbstractFusariumheadbight(FHB)isalategrowthstageclimate—typediseasecausedbyFusariumgraminearum,whichtookplaceinwheatproducingareasallovertheworld,especially

4、acuteinthehumid,warmrainyareas.Culti—vatingdisease.resistantvarietiesisthefundamentalwayofsolvingFHBharm.FHB—resistantgeneshavebeeniden—tifedinwheatwildrelatives,Elymus,Thinopyrum,Aegilops,RoegneriaandSOon.Alienchromosomeharboringingresistancegenescanbeintroducedintowheatbyaddition,substitutiona

5、ndtranslocation.InthisPaper,wesummarizedtheFHBresistancesourcesofwheatrelatedspeciesandtheirapplicationinwheatFHBresistancebreeding.KeywordsW11eat,Fusariumheadbight,Wildrelatives,Translation小麦赤霉病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侵染所造成的是筛选抗源(陆琼娴等,2008)。在普通小麦中只鉴定生育后期的气候型病害。在中国,小麦赤霉病已遍及出了有限的几个品种对赤霉病有部分抗性,例如中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长江中下游冬

6、小麦区和东北春国的“苏麦3”及其衍生品种(郎淑平等,2008)、巴西小麦区是赤霉病主要发生地(陆琼娴等,2008)。赤霉的“Fronana”以及欧洲的‘Praag8’等(Mentewabeta1.,病不仅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Steineta1.,2009),而2000)。硬粒小麦中还没发现有效的赤霉病抗性基因且感染赤霉病的小麦会产生镰刀菌毒素,严重威胁(Jauhareta1.,2009)。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近缘种野人及动物的健康(Yineta1.,2009)。赤霉病的防治主生植物中存在许多赤霉病抗性基因,利用外源染色要是用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作化学防治,但其效果有体来进行抗性育种是控制

7、赤霉病最有效的途径(Nora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因此,解决赤霉病危害的根andFrancois,2009)。本文对小麦近缘种野生植物中本途径就是培育抗病品种,而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的赤霉病抗源及利用这些抗源人工培育的抗赤霉病W~,VW.molplantbreed.orgMoUlO.3969/mpb.008.001043基金项目:本研究由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9DFA32470)、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A08B104)和黑龙江省留学归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