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

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

ID:5342812

大小:2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_第1页
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_第2页
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4期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1.25No.42010年8月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ofScience&Engineering(SociMSciencesEdition)Aug.2010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徐承波,陈金圣(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1)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经济社会城乡二元分割明显的发展中大国,贫困人1:7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贫困救助的艰巨性亦世所罕见。这种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贫困救助必须选择国家立法、依法而行、政府主导的路径。就目前所公布的

2、《社会救助法》草案内容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在技术上值得商榷与完善的地方。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立法技术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80(2010)04-0033-03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领域的物质生活方面的贫困,即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展,我国的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推动全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球减贫的进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作为一个农业人基本生活需求。依据贫困的程度,贫困一般可划分为绝口占多数、经济社会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发展中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前者指个人和家庭的劳动所

3、得及大国,我国农村尚聚集了大量的贫困人口。据国家统计其他合法收入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后者指个局发布的“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人和家庭的劳动所得及其他合法收入低于国家和社会报”显示,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截至公认的特定水平(即相对贫困线)。就当今全球的贫困200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4007万人【】1。毋庸问题而言,发达国家基本上早已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置疑,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困扰、让他们活这些国家如今所谓的贫困主要指相对贫困;而在诸如得更有尊严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其干预路径则主中国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绝对贫困

4、问题整体上尚未完要为社会救助。较之于西欧国家在数百年前即已颁布全解决,不仅绝对贫困人口规模较为可观,而且处于相实施《济贫法》的历史,我国的《社会救助法》迄今尚停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规模更大,国家和社会在“扶留于草案修订的阶段。针对贫困阶层进行社会救助的贫、减贫”问题上的压力与难度远非发达国家可比拟田。立法严重滞后,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民生针对贫困人口,首先需要着力解决其基本生存问建设领域的一大遗憾。而且,从现已公开的《社会救助题,即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确保这一极端弱势群体法》草案的主要内容来看,其中亦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能维持基本生活、实现基本人权,这就是现

5、代国家社会地方。鉴此,从立法技术的角度,对我国农村贫困群体保障网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就我国的社会救助立法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无疑有助于推动的现实国情来看,虽然城乡均存在贫困问题,但贫困人我国《社会救助法》的立法进程,有益于推动我国农村口(尤其是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而且,鉴于贫困救助事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以及由此决定的城一、农村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立法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建设、自然环境与条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尚不够高度发达的历史条件件和居民整体素质等方面的较大差异,我国社会救助下,贫困往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

6、题。的重心显然更适宜于聚焦于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或作为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贫困的内日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应当在整个贫困救助涵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但首先指向的却是经济问题中居于核心地位。收稿日期:2010-04—15作者简介:徐承波(1980一),男,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而从世界各国的济贫实践来看,通行的做法是通面,“瑜亦不掩瑕”,就立法技术而言,该法案草案中仍过国家的救助立法,将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纳入法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与完善的地方。制的轨道,并以此确立起政府在社会

7、救助体系中的责(一)立法技术层面的法律文本简约原则同法律施任主体地位和公共财政投入在济贫资金来源中的主导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思路作用[3l。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农村贫困群体的社《社会救助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自然须遵循法会救助,更须坚定不移地走国家立法、政府主导的路律文本简约化的技术要求。但就法律的实施而言,过于子。原因很简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规模之大、生存简约的法律文本往往有损于法律在执行层面的可操作之难、救助之急、所需投入之巨,非世界上任何一个国性,进而可能影响到法律施行的预期效果。更重要的家所可比拟,亦非社会其他主体可以解决。面对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