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霞交流稿.doc

李艳霞交流稿.doc

ID:53441540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李艳霞交流稿.doc_第1页
李艳霞交流稿.doc_第2页
李艳霞交流稿.doc_第3页
李艳霞交流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艳霞交流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是为了不教——“大观摩”交流稿沁园路小学李艳霞“知识本身是无用的,知识只有被应用了才有用;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有用的,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读到闫合作老师在《跟孔子学教学》一书中的这句话,我不由地陷入了沉思。闫老师在这句话中为我们所强调的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了,提醒作为教育者:教育的结果不单是教给孩子知识,何况知识是教不来的,而是学来的。而我们则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拿文中举的案例来说吧——有一个外国教师到中国学校参观学习。在一所小学,他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课。课堂上,每组桌子上都放着放了一只蜗牛,一盘牛肉,一盘粮食,一盘蔬菜

2、和青草,一杯有盖的热水,一杯带盖的凉水。外国教师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做示范:先把蜗牛放在热水杯盖上,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再把蜗牛放在凉水杯盖上,蜗牛一动不动,非常安静。老师让学生也做一下,不用说话,学生已经知道了蜗牛不适宜在过高温下生存,喜欢荫凉的生存环境。当学生把蜗牛放在有肉的盘子里,蜗牛不吃;放在有粮食的盘子里,蜗牛也不吃。当把蜗牛放在有蔬菜的盘子里时,蜗牛慢慢小心地吃了起来。同样不用说话,同学们也知道了蜗牛吃的是蔬菜和青草,而不吃肉和粮食。这样一节课,老师没有“讲”,学生知道了蜗牛的生活习性是喜欢荫凉的生存环境,吃的食物是蔬菜和青草。如

3、果是我们采用一般讲课方式,把蜗牛的生活习性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背记,可能很简单就把这节课教完了。然而效果会怎么样呢?讲说知识,学生背记,虽然很快让学生掌握了,但是学生也会很快忘记。回想一下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还记得哪些呢?这种让学生观察、操作的方式,使学生在试验中发现知识,这一知识可以在他脑海中永久记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节课中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知道了知识是如何发现的。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乐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这本书中闫老师处处为我们渗透这样的意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知识只是手段。而跟闫老师

4、学习课堂教学的时间内,针对我们的课堂也围绕这一理念帮助我们的课堂进行不断改进。而我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随之改进。现就朗读指导这一点上来谈我的一点体会。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将有感情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堂上我会不遗余力,教会孩子如何去读好文章中的精彩篇章,当孩子们能做到声情并茂的朗读时,便会认为这便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回想当时的做法,目标的定位是有感情朗读,教学的目的本身就确定为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只是针对本篇课文的,局限性就更窄了。当然有感情朗读本身并没有错,培养孩子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靠有感情朗读去积淀,而这只是一

5、种方式或手段,我们则是要通过通过学习本篇课文有感情朗读,来学会朗读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学会朗读这一类的文章。当我现在有了这个理念之后,教学的方法也发生了改变,教学的过程也发生了改变。“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6、,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通过学习范文、评价范文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包含了两重意义:第一,语文教材就性质而言是“例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正是要从这些“例子”出发,以求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理解同类的书,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自己就会学习,这才是较为重要的,如果学生离开老师,就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比如培养孩子们有遇到问题找字典的,找资料,上网查询等这种意识,在学习新课要注重预习,并且知道怎么预习,预习也有自己的方法。我在教学

7、中和孩子们一起总结预习的五步走:读、划、问、字、法。当然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围绕预习的点进行深入交流和引导。学完后要引导学生注重复习等,诸如此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复习也有自己简洁有效的方法。这都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孩子们有了这些方法和习惯便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独立了,有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果针对一篇文章,没有老师的讲,学生便知道从那些方面去学习,便知道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去学习。那这样我们的教便是最有效了,孩子们也渐渐从我们的教中真正成长。虽然我不敢说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就形成了朗读的能力,但我想比较以往指针对一篇文章的朗读指导,孩子

8、们在朗读方面学到的会更多,朗读能力的形成也会更快一些。学习知识是培养能力的手段,过程是培养能力最重要的,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