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浅谈陶瓷书法艺术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浅谈陶瓷书法艺术

ID:5346857

大小:1.42 M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浅谈陶瓷书法艺术_第1页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浅谈陶瓷书法艺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浅谈陶瓷书法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蒜似缸曲2010年第3期总第129期陶瓷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陶瓷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有制造,早期瓷器形成于魏晋,勃发于唐,宋达高峰,历经元明清,臻于完善,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据史载:陶瓷先期的饰纹,是以“图形”表现,如仰韶文化陶品的“鱼纹”、“人面纹”、“兽面纹”到唐宋,文字以“题款”形式出现于陶瓷器物上。宋元明清虽然陶瓷“绘画”、“饰纹”空前发展,但文字仍是以题跋作为书品的组成部分,而非陶瓷饰样的表现主体。只有到明代有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喜”字饰样出现,而用大篇“诗、词、歌、赋”表现为“文字饰样”的,则是康熙之后的创作,如“赤壁

2、赋”、“滕王阁序”、“前后出师表”等,即使如此,史料显示充斥满目的是“绘画”、“饰纹”,文字莫说是百之有一,怕是千之有几也没有。这就说明,书法至目前为止尚未作为陶瓷饰样主体。我自幼酷爱书法艺术,经过潜心钻研,对中国书法艺术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个人的书法风格。我对王羲之、怀素、黄庭坚等大家草书十分喜爱,在多年认真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写出了草书论。我深深体会到.“草书重线、任其何变,大小相配,粗细渐进,笔笔到头,到头有笔,笔断意连,飞白自然,字形几何,组字二三,四字少连,造险为夷,中锋入笔,瘦劲精神,墨浓轻淡,笔笔变化,密不透风,行

3、距跑马,草书之法,布局尤键。我对陶瓷文化尤为钟爱。在接触和了解陶瓷文化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陶瓷美术作品中,书法总是扮演“配角”与“陪衬”,陶瓷书法为何不能独树一帜,成为主角。在藏龙卧虎的景德镇陶瓷美术界,书法人才比比皆是,虽然有的书法爱好者在陶瓷与书法结合上作过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陶瓷书法一直没有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反响不大。我暗下决心,要在这方面突出重围,走出一条新路。在王锡良、王隆夫等陶瓷大师指导下,我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大胆实践,终于攻克了这道难题,在2007年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创作的高温颜色釉陶瓷书法

4、作品和谐))被北京房山区政府收藏,《紫气东来))陶瓷书法作品被北京收藏家高价收藏。2008年~2009年我研发了翡翠陶瓷书法,夜光陶瓷书法,九龙浮雕陶瓷书法等,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让国内收藏家眼睛为之一亮,在陶瓷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央电视台记者先后两次采访我,有关节目也在央视二频道、四频道播出。2009年我创作的郎红镶金陶瓷书法作品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选送参加“辉煌60年”景德镇陶瓷成就作品展,今年又被选送参加“上海陶瓷成就成果展”。2010年7月29日,我应邀参加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字画、收藏品博览会,我创作的“

5、郎红镶金陶瓷书法隶书”三国演义开篇词大缸与五龙浮雕镶金陶瓷书法“福满堂”喜获金、银奖,为景德镇争得了荣誉。在创新实践中,我认为,陶瓷书法只有借助于与传统的高温颜色釉和浮雕、阴雕等形式,运用多种手法来装饰表现,才能产生独特的视觉冲击效果,才会吸引‘'2们。年第3期总第129期尊乱曲兔.更多人的眼球,才有可能让陶瓷书法作品与陶瓷艺术作品一样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年来,我的陶瓷书法作品之所以有新的突破,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关键原因就在于走创新之路,敢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景德镇以往的陶瓷书法作品往往满足于平面的书写、题款、充当“配角”。有

6、些人认为陶瓷书法从属于陶瓷美术创作,很难有大的作为。我感到,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认识上的误区。正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歌唱与舞蹈的现象,歌唱家似乎承担着舞台的中心、亮点,而舞蹈只能用来烘托气氛,跑跑“龙套”。其实舞蹈同样是一门很有魅力的艺术,世界上一些经典的双人舞、单人舞,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舞蹈的编导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挖掘舞蹈深刻内涵上下功夫。陶瓷书法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我联想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中的颜色釉,尤其是高温颜色釉借助于火的窑变,产生迷人的效果。如果将陶瓷书法与传统高温颜色釉结合,岂不是锦上添花、珠联璧合。于是,我虚心拜能者为师,不

7、怕挫折,不怕失败,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终于成功烧制出有着独特审美价值的高温颜色釉陶瓷书法作品。现在大多陶瓷书法作品都是平面的,缺少立体感、书法艺术水平即便再高,也很难吸引人的眼球。我从一些浮雕、阴雅作品中受到启发,如果采用浮雕、阴雕手法突出陶瓷书法作品岂不妙哉。于是我开始尝试运用浮雅、阴雕手法处理陶瓷书法作品,尝试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少困难,“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总结教训,反复研究,成功研制出浮雕、阴雕陶瓷书法作品,经过浮雕、阴雕结合的陶瓷书法作品不仅立体感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作品能吸引人的眼球。很多专家学者对我这种创新与尝试给予了充分肯

8、定和好评,他们认为,这样的陶瓷书法作品能成为“主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