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2.doc

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2.doc

ID:53473168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4

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2.doc_第1页
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2.doc_第2页
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循经感传现象的应用与研究胡红芳'谢强2邓环坯彳近代一系列观察研究证实了人类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所谓循经感传现象,是指沿经出现的特殊的感觉传导。当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吋,常会在经络路线上出现感觉传导或感觉异常现象,表现为酸、胀、麻、蚁走感,或流水感,并沿经络路线扩散。江西省名中医谢强教授在临床上所应用的通经接气针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每每都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也有针灸康复人士致力于“灸法感传“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与保健,其疗效也甚得人意。不管是“通经接气针法”,还是“灸法感传”,都可归结于循经感传,并且对炎症和痛证的治疗

2、效果更佳。“通经接气针法”是谢强教授在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实践,总结出治疗五官科疾病的针刺方法:例如病灶在头面部,取远端手部穴位,进针吋针尖宜朝上,使针感反应向上,边运针边候气,直至针感反应通达病灶为止。若行针时针感反应在半途屮止,则应在屮止处加针以引气,使经气接通直达病灶。近儿年來,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专家经常应用“灸法感传”。其方法和“通经接气针法”相似:例如治疗腰腿酸痛时,可先取腰阳关或肾输穴用艾条灸,灸感反应可向下传至环跳,甚则更下;但灸感反应有时也可能向上身传导,也有可能是以被灸部位为屮心,向四

3、周扩散。这是“灸法感传”和“通经接气针法”不同之处,即通经接气法可以通过调整针尖得角度来控制感传的方向;而灸法却很难控制。典型病例李某,男,22岁,学生。2005年9月4H初诊。患者右耳痛、胀闭感1天,诱因不明,耳鸣、听力下降,伴见周身不适,低热、恶风、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右耳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外耳道干净。诊断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证属邪热外侵,上犯耳窍;治拟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以针灸合用疗法施治,采用通经接气法和灸法感传。取穴:耳门(右)、翳风(右)、头维(右)、外关(右)。针外关穴时采取通经接

4、气针法,针尖朝上,使针感反应向上,再在针感反应中止处加针以引气,直达病所。采用强刺激,泻法。同时嘱患者配合口腔咀嚼运动。针1次后患者即觉疼痛明显减轻,听力改善;第2次行灸法:灸外关穴,患者自觉灸感反应向下传至小指尖,向上传至耳后,再灸翳风,患者自觉灸感反应向上传至头维,即告疼痛消失。检查鼓膜锤骨柄处稍红,其它部位不充血,表面标志清楚,再针1次即告痊愈。1973年卫生部颁发了循经感传现象普查工作的统一方法和分布标准,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按照感传出现的不同程度分为四型:A敏感型,刺激井穴后,有6条经脉以上的感传能够通过经

5、脉全程者;B较敏感型,有2条经脉以上能达全程,或3条经脉以上感传能过肩、競关节者;C稍敏感型,有1条经脉以上感传能过肩、髓关节,或2条经脉以上能超过腕、踝关节;D不敏感型,各经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只有1条经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调查还发现,四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按敏感型、较敏感型、稍敏感型、不敏感型顺序依次递增,说明典型的循经感传现象出现较少。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得出影响循经感传出现的因素:①与疾病有关:神经系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遭受损害的病人,感传出现率较高。②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根据感传敏感人的家族谱系调查,其

6、子代的感传出现率远高于其他人。③与温度(包括气温和肢体局部温度)有关:温度与感传出现率有一定关系,夏秋季节感传出现率较冬春季为高,循经加热,可使循经感传的敏感度增加。此外与不同的刺激方法、强度等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激发,意在改变刺激方法,即反复“接力”,使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提高针感反应和灸感反应的敏感程度,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更佳效果。1江西屮医学院2004级研究生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