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疗效观察.doc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疗效观察.doc

ID:53476442

大小:5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4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尊麻疹62例疗效观察【关键词】慢性尊麻慢性寻麻疹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比较顽固难治。我们于2(X)2年12月〜2004年6月期间用VitB1、VitB12穴位注射联用仙特明口服治疗慢性尊麻疹获得了很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2例患者均系我科门诊确诊为慢性寻麻疹。入选标准:近2周内未用过任何抗组胺药物(不能坚持治疗及不能随访者不入选)。按接诊顺利随机分为2纽:穴位注射联用仙特明口服纽(治疗纽.)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12〜67岁,平均32.5岁,病程3个月〜7年;单服仙特明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

2、27例,年龄15〜69岁,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8年。2治疗方法治疗组収穴分为2组。第一组:曲池、血海;第二组:足三里、三阴交。均为单侧。操作: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収VitB1注射液50mg、VitB12注射液500Hg加利多卡因0.5ml混匀后,将穴位常规消毒,用快速进针法将针直刺入皮下组织,深约1〜1.5勺小幅度提插得气后冋抽无血再注射药-液,每穴注药1〜1.2ml,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及渗药。年老体弱者,轻刺激,缓慢推注药液,体质强壮者,可重刺激,稍快推药。1周2次,每次注対1纽穴位,2纽穴位交替使用。连用3周,同时口服仙特

3、明10mg,每日1次,连续服3周,每周來门诊复查1次。对照纽口服仙特明10mg,每日1次,连续服3周,每周来门诊复查1次。疗程结束及停药3周后观察疗效(部分患者为电话随访)。3结果3.1疗效观察及评定标准治愈:风团、瘙痒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显效:皮疹消退伴轻度瘙痒;有效:风团消退25%〜50%伴轻度瘙痒;无效:风团消退<25%或无变化。3.2治疗结果疗后基愈率及总显效率治疗纽均高于对照纽,但差异均无显著性(x2分别为3.13,2.397,P均>0.05)。3周基愈率及总显效率治疗组明显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疗效对比详见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纽治

4、疗慢性寻麻疹疗效观察(略)3.3不良反应治疗组注射部位轻度疼痛持续1〜2h者6例,112例患者II服仙特明期间有2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口干12例,嗜睡10例。不影响工作和学习。4讨论慢性寻麻疹病程长,常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中用西药停药易复发。我们采用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联用仙特明治疗慢性寻麻疹旨在于中西医结合,通调经脉,防风祛风,扌吉抗H1受体,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疏风解农、淸热解毒、止痒抗过敏。血海属足太阴脾经,能活血化瘀、理血调经,治疗诸血症。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调节免疫。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

5、是肝脾肾三阴经之交合穴,故能调和气血。四穴分纽交替配合以疏经活血、祛风止痒。VitB1、VitB12可促进神经细胞内兴奋和传导,影响神经体液因素,利多卡因可减轻VilB1的刺激性,兼有扩张血管,增强局部纽织新陈代谢的作用。诸药合用穴位注射不仅使药物发挥其相应特有的治疗作用,药物対经穴的刺激还能产生类针感样作用,还有穴注药物的循经作用,事实上,穴注法的疗效往往优于单纯针刺或药物疗效以及两者疗效的简单相加[1]。单用仙特明起效快,近期疗效好,但停药后易复发,且关于其远期疗效的报道很少。我们釆用穴位注射法与仙特明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寻麻疹,治疗结束后3周基愈率及总

6、显效率均优于单用仙特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因而具有収长补短、疗效持久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范刚启,陆斌.穴位注射疗效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中国针灸,2001,21(7):437-438,(编辑李戈)作者虹位: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作者:张锐利董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