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doc

胸腰椎骨折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doc

ID:53477848

大小:6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4

胸腰椎骨折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doc_第1页
胸腰椎骨折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胸腰椎骨折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150例患者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手术,分析研究所有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5h,手术过程屮平均出血量是400ml,90例患者实施植骨治疗,治疗结果良好。患者治疗后的脊髓神经都有了很大提高(2〜3级),椎体高度前后缘由手术前的34.2%、73.9%提高到了91.3%、96.6%,都没有发生断钉断棒现象,亦未出现感染。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时能够更方便操作,其结构较为简单、可靠稳固、且手术所需时间少、出血量少,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关键

2、词]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病人经常会发生神经损伤和椎管狭窄,病因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交通事故、坍塌压伤、外力砸伤等情况造成的,为了能够使神经减少损伤,而且让脊箭神经尽快I叫复原有功能,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保证脊柱能够重新稳定重建,2008年1月〜2011年6月150例患者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明显,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手术的15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出现椎弓根小、严重骨质疏松、椎弓根先天缺失、椎弓根发生骨折、细菌感染、金属过敏的情况。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

3、者38例,年龄22〜53岁,平均41.3±2.5岁。患者入院时祁进行x光和CT检杏,确定椎体所损失高度、占一位和椎管内发生突入的骨块、脊髓是否受压以及损伤程度。1.2方法患者手术时先进行全麻或是硬膜外连续麻醉,取俯卧位置,胸及僭部两侧均垫高,脊柱后正屮位置作为常规的手术切口,切口长度需要将受伤椎体和上下备一椎体暴需出來,使用定位法,取伤椎上下相邻椎体的横向突起屮线位置和关节突外侧缘相交点位进钉,于胸椎小关节所在屮线位置和下侧相交点的外部3mm地方进针,进针时必须和上下终板相平行,方向则需按照10度胸椎横向角与5〜10度腰椎横向角作为基础准度,使用x线确定导针进入的准确位置,然后测量

4、导针长度,选择合适的椎弓根螺钉,去除导针后攻丝,使用平头小克氏针探查隧道前端、四壁,确保骨髓道在椎弓根里,4枚椎弓根螺钉需按规定拧入,并进行椎管减压。根据手术之前检杏的影像学结果,如果椎管占一位没有达到1/3>没有发生脊體神经损伤者,需要复位、撑开,运用横连和连接棒进行固定;占位已经超过1/3,而且脊箭神经发生损伤者,需要椎板减压,进行椎板间、横突间的骨融合,并且保留关节突;如果椎体骨折连续不低于2个的患者,实施8钉或是6钉2棒长节段来进行固定复位。手术Z后在48小时内按照常规连续性进行负压引流,引流量在低于50ml的时候可以拔除引流管,静脉滴注3d的20mg/d地塞米松,半月内卧

5、床休息,然后依靠扶拐开始下地锻炼,活动3个月可以去除支具[1]。1.3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研究分析。2结果经过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5h,手术过稈屮平均出血量是400ml,患者出院之后进行&个月〜3年的随访,结束随访发现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脊髓神经部有了很大提高(2〜3级),椎体高度前后缘由手术前的34.2%.73.9%提高到了91.3%、96.6%,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实施植骨治疗,治疗结果良好,所以患者都没有发生断钉断棒现象,亦未出现感染。3讨论胸腰椎骨折是非常见到的脊柱外科型骨折,伴随有脊髓神经损伤和椎管狭窄,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6、对于骨折愈合和恢复脊髓神经功能都有校好的作用,目前校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就是实施椎管的彻底减压,减少骨性发生畸变几率,尽早恢复脊髓神经的作用,避免出现示遗症。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是育接减压和间接减压方式,直接减压需要实施手术进行前方和肩侧路的减压,此种方法有很大的手术创伤、手术过稈有较大出血量,容易损伤神经[2]。间接减压则是需要后路内固定器械矫正畸形,示纵韧带在伸展的时候白行将椎管内占一位物复位,使得椎管内减压。后路内固定术在理想状态下操作非常简单、而口花费时问少、牢固定位而且使椎骨复位、椎管减压,骨折能良好愈合,而且不会产生畸形及复发,使得下床锻炼更早,康复更快。木文研究可以发现,手术

7、屮采用定位进钉,而且进行手术Z前都进行了详细的椎体检测和研究,损伤椎体的情况以及其周囤变化部有详尽的判定,而且有着明确的变异和畸形定位,手术Z后,也要进行进针和螺钉的确定,并且根据椎根弓位置进行判定。进针的深度需要保持在椎体60%〜80%,保证,胸腰椎三柱稳定,而且能够避免进针损伤大血管。在木文的研究当屮可以发现,在随访Z示结果发现患者治疗后的脊髓神经都有了很大提高(2〜3级),椎体高度前后缘由手术前的34.2%、73.9%提高到了91.3%、96.6%,都没有发生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