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

ID:5354052

大小:864.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1页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2页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3页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4页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1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年8月第28卷第8期摇ChinJEndocrinolMetab,August2012,Vol.28,No.8誗指南与共识誗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摇摇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率均失效,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血压进一步[1,2]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流行趋势与糖尿病类升高。型、年龄、肥胖以及种族等因素有关,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高危或极高危类型,常并发冠心约占糖尿病患者30%~80%,其中30%~5

2、0%患者糖尿病初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和缺血性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4]诊时已合并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9240万,而合并病,部分患者靶器官损害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须进行心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糖尿病患脑血管病变风险评估并分层,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同时者合并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风险叠加,从而加速患者致残和严格控制血压,实施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确立合适的血压控死亡。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高血压并及时降压治疗较非糖尿制目标(E)。ADVANCE研究强化降压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减少[3]病单纯高血压患

3、者获益更多,且可降低医疗成本。了14%,其中心血管死亡显著下降18%(C)。HOT研究糖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筛查和降压目标尚未病亚组分析,达到较低舒张压水平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5]统一,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管理的指南尚缺乏。中国的临床降低(C)。UKPDS研究严格控制血压组(平均血压为144/82实践、社会经济环境与国际不同,且种族差异影响治疗结局。mmHg)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24%,微血管病变下[6]因此,基于循证医学结论,参考国内外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降37%,心肌梗死下降44%(A)。糖尿病

4、患者压力感受器治结合的方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及时制订敏感性降低,血压波动幅度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增加了《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及加强指导符降压治疗的难度,需注意测量立位血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合我国人群特点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实践,对实现糖尿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显著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病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共幅度过低或过高,隐匿性夜间高血压容易漏诊,使心、脑、肾等识中证据级别分为A:有组织完善的、广泛、随机对照研究证据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5、(C)。的明确支持;B:有严格完善的队列研究或其meta分析以及病医脉通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例对照研究的支持性证据;C:不够严谨的对照或非对照研究的支持性证据;E:专家共识或临床经验)。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疾病、患者和临床医生三个方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断疾病方面:在INSIGHT研究中与非糖尿病的单纯高血压患由于血压升高很难早期自我发现,因此糖尿病患者就诊时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需要多种抗高血压药联合降应常规测量血压并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达标,让患者在病症初压,降压后平均血压相对偏高

6、,更易出现药物耐受(A)。胰岛期阶段就能得到必要的干预治疗尤为重要。www.medlive.cn素抵抗、肾素鄄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肾动脉狭窄和血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低于非糖尿病者。收流动力学因素等机制是患者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缩压逸13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逸80mmHg患者方面:糖尿病患者对血压管理和冠心病风险的认知缺需择日复测血压,若复测收缩压仍逸130mmHg或舒张压逸80乏,潜意识减少医疗花费以及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患mmHg,可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C)。者不

7、能坚持用药和随访。糖尿病患者的亚临床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患者体力活动较少,对药物的依从性较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C)。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形成一方面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糖临床医生方面: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均已归入高危或脂代谢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共同促进血管内皮损伤和结构极高危组,而医生对患者血压管理认识远不如控糖。在血压不重塑,使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减退,小动脉硬化致外周阻力明达标患者随访中未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是患者血压不显增加;另一方面糖尿病初期肾小球高灌注以及高血浆容量状能达标的重要原因。另

8、外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注意态,使得入球小动脉不能有效收缩,高滤过状态得不到控制,肾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可能(E)。小管鄄小球反馈机制无法充分发挥,高容量负荷状态自身调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防治DOI:10.3760/cma.j.issn.1000鄄6699.2012.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