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

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

ID:53566879

大小:234.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_第2页
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_第3页
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5月中国粮油学报V01.27.No.5第27卷第5期Journa1oftheChineseCerealsandOilsAssociationMav2012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周泉城(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淄博255049)摘要用TG—DTG/DTA方法研究了大豆甾醇热解过程及热动力学。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的失重过程分3步进行。第1阶段为结晶水脱出,第2步为其分子骨架大规模降解和挥发,第3阶段为残余物的缓慢降解。热解过程中,加热速率对大豆甾醇热解有显著作用。使用Popescu计算大豆甾醇为l19

2、kJ/mol,并用FWO和KAS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常用41种热解动力学机理函数线性分析,确定了大豆甾醇热解过程最适合机理函数为Mample单行法则g()=一In(1一)。关键词大豆甾醇热解热动力学TG—DTG!DTA中图分类号:TS2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74(2012)05—0018—04甾醇是一种类似于环状醇结构物质,存在于植(DTG)和差热分析法(DTA)等研究大豆甾醇的热性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j。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质和热分析动力学机理,讨论其热裂解过程和热分植物体内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之一,也是多种激素、维析动力学,为大豆甾

3、醇的热裂解和其作为能源和食生素D及甾组化合物合成的前体I4J。植物甾醇制品等开发提供参考。取的原料主要有植物油,油脂脱臭馏出物、植物油脚等l2J。大豆甾醇指以大豆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制得1材料与方法的甾醇。目前,从植物中鉴定出了250多种植物甾1.1试验材料醇,它们主要以游离态、甾醇酯(脂肪酸酯和酚酸大豆甾醇购自浙江大为药业有限公司,其来源酯)、甾基糖苷和酰化甾基糖苷等形式存在J。大为大豆脱臭馏出物。组成如表1所列。表l大豆甾醇的组成豆甾醇种类繁多,一般有4种分子结构: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植物甾醇不仅可直接留豆甾醇蓄蓄水分磊用于消炎、降血脂、抗溃

4、疡和防治癌症等,也是生产含量43.3%27.0%23.5%1.31%2.51%0.02%<10mg/kg甾体药物的重要原料,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和饲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得应用。1.2仪器植物油和榨油后的饼粕可作为热裂解原料生产TG/DSCSTA449C—QMS403C热分析仪:德国生物油和化工产品。而在大豆饼粕等物质热解NETzSCH公司。过程中,大豆甾醇的组成、含量对热解行为有非常大1.3试验方法影响。因此有必要单独研究大豆甾醇的热解特性。称量20mg大豆甾醇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气此外,我国是植物油的生产大国。作为材料研发的氛中以流量为80mL/min

5、,升温速度为10、30、50重要环节,探讨大豆甾醇的热稳定性规律、揭示其降℃/rain,在室温~800℃范围内对大豆甾醇进行TG、解机理,这不仅为改进提取和纯化工艺提供了科学DTG和DTA分析测定。依据,还可以为大豆甾醇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2结果与分析对该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还尚未见2.1大豆甾醇热解过程报道。为此本试验采用热重法(TG)、微分热重法从图1可知,不同升温速率下大豆甾醇的TG,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8LF05)DTG形状部分相似,第1个阶段都是失去吸附水。收稿日期:20

6、1l—O9—02第2阶段失重主要是由于挥发性物质和大豆甾醇裂作者简介:周泉城,男,1977年出生,副教授,天然产物化学及功能食品开发解,只有1个波谷。第3阶段是剩余物质的缓慢降第27卷第5期周泉城大豆甾醇的热解及热动力学研究19解,形成多孔结构残余物。不同升温速率下DTA曲组织不同,导致质量损失有差别,没有相同的趋势。线有稍微差别。但在第一阶段均先吸热后再放热,表2大豆甾醇不同阶段的热解过程性质参数吸热峰最高值均在100℃左右,这是由于物质失水干燥的原因。在第2阶段,大豆甾醇先吸热再放热后再吸热。吸热峰是由于物质熔融吸热所致,放热峰则是大豆甾醇分子骨架断裂降

7、解所致,再吸热则是小分子物质挥发、蒸发吸热的原因。放热峰比DTG的质量损失速率最大峰早,这表明甾醇分子先降解放热,再吸热。第3阶段大豆甾醇残渣质量为0。大豆甾醇先放热,再吸热,其中放热是由于物质挥发放热,而吸热则是由于物质失重后,坩埚继续升温所致。100O.205090。fO2.2246热8动O力学参数050505005405O.180O.0利用FWO、KAS和Popeseu法求解热分析动力70.量60一0.1、尝\学参数,对Popescu的41个动力学机理函数(函数方》5o-0.2i40\程及结果略)进行分析挖。3O一0.30._2O凸2.2.1热分析动力

8、学参数确定-0.4l00-0.54.0-一lO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