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论文.pdf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论文.pdf

ID:53567079

大小:189.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8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论文.pdf_第1页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论文.pdf_第2页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第138期江西水产科技文章编号:1006—3188(2014)02—0036—03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熊国勇李飞(1.南昌师范学院生物系,江西南昌330032;2.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西南昌330000)摘要:介绍了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法。关键词:淡水鱼类;寄生虫病;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943文献标识码:A我国是淡水鱼类养殖大国。随着集约化水产免疫力;养殖水体遍洒晶体敌百虫,可一定程度减养殖的大力发展,鱼类病害已成为水产养殖实现少鱼体表及鳃上寄生粘孢子虫;对于寄生在鱼体高产高效的主要障碍之一。而由原生动物、蠕虫内的粘孢子虫,用盐酸环氯胍、或盐酸左

2、旋咪唑拌和小型甲壳动物等为代表的寄生虫引起的鱼类流饲投喂;发现病鱼应及时清除,深埋远离水源处。行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大。根据1.2鱼波豆虫病养殖实际,结合各方调研,对我国淡水鱼类常见的病原与病症:病原为漂游鱼波豆虫,属于原生寄生虫病进行病原病症及防治方面的分析。动物门、鞭毛纲、动基体目、波豆科的动物。虫体1疾病与防治小,活体时透明。春秋两季是其流行季节,适宜温1.1黏孢子虫病度为12~20%。寄生在鱼鳃及皮肤上,危害各种病原与病症:病原为黏孢子虫,属于孢子虫淡水鱼类,尤以鲤和鲮的鱼苗最为严重。病情严纲,其种类较多,对养殖鱼类危害比较大。虫体能重时,寄生处充血

3、、发炎、糜烂,呼吸困难而致死,够寄生在鱼体各个部位。虫体寄生鱼体表和鳍条通常鱼体感染后3d左右就可发生大批死亡。上,形成许多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虫体寄生在防治:育苗池应该彻底清塘消毒,注意保持育鱼鳃上,肉眼可见鱼鳃上有许多灰白点状或瘤状苗中水质清洁及充足的饵料;鱼苗种越冬前用硫的胞囊,鳃组织受损,导致呼吸困难;寄生在肠道,酸铜(8mg/L)溶液浸洗20min;发现鱼苗患病后形成大量的胞囊,肠粘膜组织受到破坏肠壁糜烂的养殖水体遍洒0.5mg/L硫酸铜外加0.2mL成白色;寄生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形成白色的硫酸亚铁。胞囊,病鱼尾部上翘,狂游乱窜。此病对鲢、鳙、草1.3车

4、轮虫病鱼、鲤、鲫、鲮等幼鱼危害较大。病原与病症:病原为车轮虫,属于车轮虫属,防治:目前没有对黏孢子虫病的理想防治方为寄生性原生动物纤毛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清除养殖池底淤种。虫体寄生并侵袭鱼体表和鳃。鱼苗可呈现泥,用生石灰彻底消毒;重视养殖管理,提高鱼体“白头白嘴”症状。病鱼成群地绕池狂游,呈“跑收稿日期:2014—04—18·36·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分析,熊国勇,李飞2014年第2期马”状,体弱消瘦,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鱼死出现消瘦,眼球凹陷,鳃局部充血溃烂的症状。用亡。显微镜镜检鳃压片,可见大量虫体。防治:该病是池塘传统养殖和集约

5、化养殖中防治:该病是常见多发病,病原适宜繁殖的温的常见病。在水质差,水体小,放养密度大的情况度为20—25℃,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季节下容易流行。饲养鱼苗之前彻底清塘,尽量杀灭春夏季,秋季也有流行记录。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水中和底泥中病原;鱼种则在其人池前用3%的食根治的难度很大,因此需要在预防和发病初期采盐溶液浸洗20rain;患病后的水体用0.7mg/L的取措施。鱼种放养前用15—20mg/L高锰酸钾溶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液或者5mg/L的敌百虫面碱(1:0.6)药浴l5—1.4小瓜虫病30min,或再稀释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0.病原与病症

6、: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隶属原生24mg/L。可用10%甲苯咪唑0.15mg/L全池泼动物寡膜纤毛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小瓜洒,或90%晶体敌百虫0.5—0.7mg/L全池泼洒虫主要寄生鱼的表皮和鳃组织中,鳍条上也有寄进行治疗。生。对宿主的上皮不断刺激,使得上皮不断增生,1.6三代虫病’形成了肉眼可见的许多白色小点状囊泡,故也称病原与病症:病原为三代虫隶属于扁形动物“白点病”。严重时寄生体表似有一层白色薄膜,门、单殖吸虫纲、三代虫目、三代虫科、三代虫属,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病鱼反应迟钝,鱼体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三代虫主要通过消瘦,不时在其他物体上摩擦。虫

7、体寄生在鳃时,附着器官(后吸器)的边缘小钩刺人鱼体体表、鳃鱼体粘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引起呼吸困难;若部、或鳍上进行寄生生活,有时候在口腔、鼻孔中虫体侵入眼角膜,则引起发炎,甚至瞎眼。也有寄生。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表产生大量粘液,防治:目前没有对小瓜虫病防治的特效药,因严重者鳃瓣边缘呈灰白色,鳃丝上呈斑点状淤血,此必须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稚鱼期尤为明显。鱼体抵抗力;清除池底淤泥彻底清塘。对于患病防治:三代虫病的症状需要借助镜检来确诊。鱼可以用福尔马林治疗,1O一15Z用浓度0.2rag/预防除了坚持清塘消毒之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