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论文.pdf

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论文.pdf

ID:53568513

大小:212.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8

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1页
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2页
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6卷第l9期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0例疗效观察Clinicalobservationontreating160casesofperimenopausesyndromewithcompoundleftcapsule徐丹郑洁莉谢波王慧(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95)中图分类号:11271.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4)19.0007.03证型:BG【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用复

2、方左归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尼尔雌醇、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3、usesyndromewererandomlyseparatedintotwogroups,80patientsweregivencompoundleftcapsuleasthetreatment.whiletheother80patientsweregivennylesteriolandproveraasthecontrolgroup.Results:Thetotalefectiverateinthetreatmentgroupwa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rP<0.05).Everysymptomintegralandtotal

4、integralofthetreatmentgroupwe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erences(P<0.05).Conclusion:Usingcompoundleftcapsuletotreatperimenopausesyndromepatientshasreliablecurativeeffect,lessadversereactionsand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inthefuture.[Keywords]Perimenopausesyndro

5、me;Compoundleftcapsule;Clinicalefectdoi:10.3969~.issn.1674—7860.2014.19.003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15g,菟丝子15g,山药20g,山菜萸10g,薏苡仁15g,白芍10g,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低下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续断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淫羊藿10g。口服,3~J(/d,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1]。常见症状有:月经紊乱、眩晕4次。连用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耳鸣、面色潮红、抑郁、失眠、乏力、多虑、易激动、情绪不对照组:

6、口服尼尔雌醇5.Omg,1次/月,症状缓解后口服稳定等。应用激素治疗虽可以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2.5mg,2次/月;从第3个月的第16d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关症状,但其安全性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重要问题;而近年来利8mg/d,连服12d;疗程同治疗组。用中药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越来越受到关注[2】,其不失为一1.2,2检测方法个很好的治疗方向。我院应用本院制剂室制成的复方左归胶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卵泡刺激素(FSH)及血脂。根据改良Kupperman评分【3J,对告

7、如下。潮热、感觉异常、出汗、焦虑、失眠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1.2.3统计方法1资料与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数据统计资料比较用检验,1.1临床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病人160例,年3结果龄45~55岁,平均(49±3.25)岁,病程5个月~2年。均符合1997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中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在年龄

8、、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