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

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

ID:53569693

大小:169.1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8

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_第1页
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农业科技2O14—3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张弘郭永刚(江苏省灌云县种子站222200)王光全(江苏省连云港市作物新品种繁育中心222000)摘要:为促进淮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总结了大豆超高产栽培的相关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淮北地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温差较适宜、日照较短、湿度较大,适合大豆15cm,粉碎根茬长度不超过5~6cm。生长,具有生产高蛋白质大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促进3.4深松地块淮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现将大豆超高

2、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利用深松铲,耕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实行间隔深松,形1品种选择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根据淮北地区生态类型及大豆生育天数,选择品质优4播种良、高产、抗逆性强、稳产性强的品种种植,如“淮豆9号”、4.1播期“淮豆l0号”、“苏早1号”、“淮阴75”、“淮豆6号”、“徐豆在适期内及早播种,尽量缩短播期。当田间持水量达9号”、“徐豆14号”、“徐豆16号”等。75%~90%时,最适于萌芽出苗。如播期内遇干旱,要及时2种子处理灌水造墒。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杂粒等。晒4.2密度种时避免

3、阳光暴晒,以免造成种皮破裂,影响种子出苗率。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土2.1种子包衣壤肥力高的田块、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反之宜密植。高一般重茬、迎茬大豆或病虫害严重的地块需用种衣剂包肥田块、分枝多的品种,留苗1.5万株/667m,播量5~衣,以有效防治大豆根瘤病、胞囊线虫病、根潜蝇、蛴螬、二6kg/667m;低肥田块、分枝少的品种,留苗1.8万株/条叶甲、跳甲、蓟马、早期蚜虫、害鼠等。包衣方法:选用667m,播量6~7kg/667m。符合标准的种衣剂,按施用说明书规定的药剂和种子比例,4

4、.3播种深度将大豆种子放入搅拌器内,将种衣剂边搅拌边缓慢加到种子镇压后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土壤水肥充足时可在上,充分搅拌至种子表面均匀着色,阴干后即可播种。此范围内稍浅些,土壤水分不足时,则可稍深些,但要做到2.2微肥拌种深浅一致。微肥拌种对提高大豆产量有很明显的作用,可每1kg5田间管理种子用钼酸铵2—3g,对水20mL,喷洒在豆种上搅拌均5.1间苗匀,阴干后播种。应先微肥拌种,阴干后再进行种子包衣。非精量播种田块,在第l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3田块选择间去弱苗、病苗、杂苗,留大苗、壮苗、纯苗,按

5、计划密度选择地势平坦、肥料均匀、排灌方便、不重茬、不易受一次定苗。环境影响和损害的田块种植。可作为小麦,油菜等的后茬作5.2施肥物,每2~3年轮作1次。5.2.1种类和用量。有机肥: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有3.i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机质含量8%以上)1333~1666kg,结合整地做底肥一大豆主产区应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在重、迎次性施用。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磷、钾合理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可施大豆专用肥料和药剂以减轻危害。搭配施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地土质的大豆专用肥施3.2

6、平播地块用,重茬、迎茬地块可选用加入微肥和杀虫剂的药肥施用。实行秋翻整地,先灭茬后翻地。翻耕深度以2O~22cm5.2.2施肥方法。(1)底肥:分层施人,适宜的分配比例为宜,翻耙结合。春季整地要及时耙地、耢地、镇压,并连为基肥占底肥的75%,整地时施入。(2)种肥:占底肥的25%,续作业,以防止饱墒。播种时施入,施种肥时做到种、肥隔离,以免烧种。(3)追3.3垄播地块肥:大豆一般不需追肥,但当生育前期长势较弱或土质极薄提倡秋翻起垄。小麦需要灭茬翻耕,翻耕深度应达10~时,可在开花始期或鼓粒初期叶面喷肥,也可结合

7、中耕追施少量化肥。收稿日期:2013—11—265.3水管——79——上海农业科技2014—3在整个大豆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为前控、中后促。苗中耕培土,以利于对根系的固定和对茎千的支撑。期如遇到一般的干旱少雨,不用采取给水措施,但开花、结5.7病虫害防治荚、鼓粒期如植株在中午有萎蔫表现时,应及时灌水,灌水5.7.1大豆病害。主要有花叶病毒病、霜霉病、根腐病等,最好在傍晚进行,一般采用沟灌,提倡采用小白龙节水灌溉,一般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以避免,轻度发生时,可通过药要求灌匀、灌透,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喷灌,强度应小

8、于土物防治。大豆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l5%百菌清700~800倍壤人渗速度,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液喷雾防治。药剂防治要抓住防治时机,施药的关键时期为板结为原则。大豆田“秋呆”容易被忽略,造成严重减产,所始荚期至盛荚期。以9月初田间如出现“龟裂”现象,也应及时灌水。5.7.2大豆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可在危害初期采5.4除草取药剂防治,及时防治蚜虫和红蜘蛛还可减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