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pdf

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pdf

ID:53575010

大小:151.9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9

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pdf_第1页
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食用茵2014,33(5):33—34EDIBLEFUNGIOFCHINACN53-1054/QISSN1003-8310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卢翠香,邱春锦,郑永德(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莆田351144)摘要:通过对花脸香蘑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在栽培过程中的幼蕾总数、有效子实体数和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的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总数居中,产量最高,是最理想的栽培模式。关键词:花脸香蘑;栽培模式;产量中图分类号:S64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

2、8310(2014)05—0033-02ComparativeTestofLepistasordidaCultivatedbyThreeDiferentCultivationModeluBi-qiong,CHENZheng·ming,LINJun-yang,LUCui-xiang,QIUChun-jin,ZHENGYong-de(Putian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PutianFujian351144)Abstract:Thenumberofyoungbud,fruitbodyandyi

3、eldofLepistasordidacultivatedby3differentcultivationmodelwereeom-par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bedofrawmaterialmodelwasthemostsuitable.Thenumberofyoungbud,fruitbodywereatthemiddleandyieldoftep/,t~sordidawasthehighest.Keywords:Lepistasordida;Cultivationmodel;Yield花脸香

4、蘑(Lepistasordida)又名紫晶香蘑、紫晶口蘑、草切成长3em~4cm,再同牛粪粉、棉籽壳等其它辅料拌匀丁香蘑⋯,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还富含并提前1d预湿;第2天将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钙、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2],具有养血、用17cm×33cm×0.05cm规格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袋装料,每益神、补肝和补五脏之功效J。其香味浓郁、口感清脆、色袋装湿料800g(折合干料350g),再进行常规灭菌、接种、泽怡人,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是1种珍稀优质的野生菌丝培养。食用菌。为了探索花

5、脸香蘑在莆田地区的人工栽培技术,笔栽培模式2(发酵料床栽法):先按配方称取培养料,然者进行本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1种最省工、省本的栽培模后预湿并混拌均匀建堆,堆制发酵12d一13d,期间翻堆3式,并为花脸香蘑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次,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移入栽培房的床架上铺放紧实,最1材料与方法后进行播种和菌丝培养。1.1菌株来源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先按配方称取培养料,在培本试验花脸香蘑子实体采自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顶坑村养料进床上架前,提前1d用4%的石灰水浸泡稻草6h后捞山上的草丛中,经组织分离获得花脸香蘑菌株。起沥

6、干,并将棉籽壳和牛粪粉预湿;第2天按比例加入轻质1.2试验方法碳酸钙把4种培养料拌匀,再移入菇房均匀铺放在栽培床架1.2.1培养基(料)配方上,并注意铺放紧实;最后进行播种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母种培养基为普通PDA;原种培养基:棉籽壳4o%、木屑满培养料时进行覆土出菇管理(栽培模式1采用袋内覆土出42%、麦麸15%、石灰2%、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65%;栽菇方式,3种栽培模式覆土厚度均为3am~4am,栽培模式2培种培养基:麦粒82%、牛粪15%、石灰2%、轻质碳酸钙1%,和栽培模式3的投料量均为18kg·m~,每平方米播

7、种量均为pH6.5—8.5,含水量65%;栽培培养料配方:稻草51%、牛粪750mL菌种瓶2瓶,其管理模式与姬松茸栽培相同,待子实粉3O%、棉籽壳15%、石灰2%、轻质碳酸钙2%。体菌盖平展,孢子未弹射时采收)。1.2.2栽培模式设计1.3观察项目和统计分析方法栽培模式1(袋栽法):先按配方称取培养料,然后将稻栽培过程中计数各栽培模式花脸香蘑的第1潮、第2潮项目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科技攻关项目“莆田市食药用菌资源利用与示范推广”(2010N10)。作者简介:李碧琼(1974_),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模式研究。

8、E-mail:Libiq8236@126.corn收稿日期:2014-07—20中国食用菌EDIBLEFUNGIOFCHINAVoL33No.5幼蕾个数与有效子实体个数,并分别称得产量。每种栽培模3的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与栽培模式1相比,均达到极式统计3次重复,其中栽培模式1按85袋为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