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

ID:53576905

大小:1.4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20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_第1页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_第2页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_第3页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_第4页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重温:30年后回头看——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年代,1981年获普利兹克奖的英国建筑大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Sterling)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德国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也正是斯特林建筑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新美术馆坐落于1838-1843年间建成的老馆旁边,包括美术展厅、图书馆、音乐楼、剧场、服务设施等,1977年开始设计,1984年建成开放。谷歌地球中的斯图加特新美术馆三维模型,南侧(右下角)为国立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同样由斯特林事务所设计。除了遵循现代建筑的功能、空间等设计精神外,建筑吸取了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并

2、加以抽象、变形等夸张的处理,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反讽性等,同时又与周边的古典建筑产生了对话。整个建筑设计元素多样,色彩鲜艳的换气管、管状扶手、高技派构成式入口钢结构雨蓬、粗大明显的排水口、转折的曲面玻璃幕墙、弧线檐口……,从中可以看到古典主义、构成主义、高技派、粗野派等多种手法的痕迹,也能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的碰撞,这些看似冲突的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即使时隔30多年的今天去看仍然能感受到建筑的经典、诙谐,这与那个时代其它大部分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显著的区别。新馆、老馆之间的连接色彩鲜艳的钢结构构架形成了建筑入口的显著引导平台上的主要入口——构成式钢结构雨棚、

3、橙色旋转门、绿色玻璃幕墙金属型材、蓝色、紫色钢管扶手、暖黄色系石板幕墙,看似复杂、矛盾,但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入口处向南看建筑的中心——有古罗马斗兽场风格的古典下沉广场成为人们休憩的、舒适的室外场所明显带有古典美特征的圆形内庭院、拱形窗、券心石、夸张的古典柱式与现代的设计融合在一起。圆形广场上一个标高的室外平台从南侧剧场、报告厅一侧的拱廊看美术馆南侧的剧场、报告厅部分美术馆南侧的国立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与新建建筑与美术馆的剧场部分相对称,围合出又一个方形广场。超尺度的、色彩鲜艳的、带有强烈装饰感的钢管栏杆进排气口?排水口?早期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带有粗野派风格的夸张的排水口从墙

4、面推出散落于地面的石块——后现代建筑常用的手法。室内幽默的铅笔柱绿色调的门厅空间与局部反差色的应用建筑室内的设计除了门厅部分外大部分空间相对平淡,不似室外那么丰富,但还是通过色彩营造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美术馆不仅是欣赏、学习艺术的地方,也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去处,室内所表达出的理念在那个年代还是超前的。建筑富有特色的东西(图中为上下)两条道路之间的开放公共通道,通过半圆坡道完全穿入美术馆内,美术馆与大众的关系更为融合。(连接东西两条道路之间的公共通道是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从圆弧坡道起点看东侧坡道顶端建筑背面(东侧)的垂直交通/东西路之间(有较大高差)的公共通道东口30年回头看,后现代建

5、筑思潮虽然随风而逝,但它对于枯燥乏味、的现代建筑的修正还是来的非常及时,虽然泥沙俱下、矫枉过正,但其许多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还是卓有成效的,只不过设计中需要把握合适的“度”,避免过于繁杂、过于表面化。30年回头看,有些当年的明星建筑已经不堪入目,有些建筑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30年回头看,有些明星建筑师随风而去,也有些建筑师却一直是后来者的学习对象。什么是经典?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粗鄙?什么是高雅?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