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doc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doc

ID:53669248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5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doc_第1页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doc_第2页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椎体际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KP)及椎体成形术(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给予KP及VP治疗,比较两组VAS的评分、cobb角的大小及渗漏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VAS分数经比较,均(p>0.05);KP组cobb角矫正情况与VP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P组骨水泥的渗漏发生率为6.5%,VP组则为28%,两组骨水泥的渗漏发生率经比较具(X2=14.0

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P及VP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KP的娇正情况及骨水泥的渗漏发生率均优于VP。【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19-2椎体示凸成形术(Kyphoplasty,简称KP)与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简称VP)[1]是近年来运用于脊柱外科的两种微创技术。为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组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7年8月至

3、2009年8月应用KP、VP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白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屮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31例为KP组,给予椎体成形术25例为VP组。KP组:其中男9例,女22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1〜60天。骨折部位:T6者1例,T7者2例,T8者2例,T9者3例,T10者9例,T11者4例,T12者6例,L2者1例,L5者1例,T11/T12为2例。VP组:其中男7例,女18例,年龄58〜87岁,平均年

4、龄69.4岁,病程1〜58天。骨折部位:T9者2例,T10者6例,T11者5例,T12者7例,L2者2例丄4者1例,T11/T12者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符合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标准;均经X线片、CT及MRI检杏确诊为椎体压缩骨折;均符合KP或VP的适应症;均排除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且耐受性差的患者[2];均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均排除术区皮肤异常的病例。2治疗方法2.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取俯卧位,给予全麻或局麻[3],腹部悬空,均用X线片及CT检查

5、拟定穿刺平瓯,在C型臂X线机下确定椎弓根的位置,标明进针点,测定位置及深度等数据,再依靠C型臂X线机的透视引导下从椎弓根入路,用骨穿针穿刺进针至椎体前中的1/3处,T10以下椎体给予经椎弓根置入球囊,T10以上椎体给予经椎弓根外途径穿刺,全部伤椎给予单侧穿刺,穿刺成功后给予骨水泥的注入。KP组待骨穿针进入椎体麻壁5mmViW,给予手钻将前方松质骨给予钻开,并在椎体屮放入球囊让其撑开到理想的高度后将其取出,并于拉丝期注入骨水泥,若出现渗漏则需立即停止英的推注,采用0型臂X线机进行动态观察,待骨水泥I古I化示则将穿刺针拔

6、出,并观察0.5h。VP组待针尖末穿出椎体壁且位于静脉窦内,于拉丝期注入骨水泥,其方法同上。两组术后需卧床3h,均给予抗生素3d。2.2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示的疼痛稈度,给予视觉疼痛模糊WAS)进行评分,其屮无痛:VAS二0分;轻度疼痛,患者能忍受:3分WVAS;屮度疼痛且影响患者睡眠,患者稍微能忍受:4分

7、)表示,采用t、X2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两组VAS的评分比较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经治疗示其疼痛感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得到缓解,均(p〈0.05)弟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在术后2周的VAS分数最低,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其VAS分数经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3.2两组cohb角的大小比较KP组cobb角术前为25.37±4.82°,术后3d为10・86±4・23°,术后2周为16.58±4.42°,术后6个月为17.23土4.61°,矫正度为&47±1.24

8、°;VP组cobb角术前为26.19±4.93°,术后3d为11.26±4.39。,术后2周为17.89±4.38。,术后6个月为18.69±3.78°,矫正度为7.23±1,54°。两组术后cobb角与术前相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P组cobb角矫正情况与VP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两组渗漏发生率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