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及点评.doc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及点评.doc

ID:53671446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5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及点评.doc_第1页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及点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及点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灰石的利用》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灰石是重要的矿藏资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解石灰石用途,知道工业煅烧石灰石烧制生石灰的过程,掌握生石灰烧制的原理,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碳酸盐检验的操作技能。3、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关系;4、掌握实验探究的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归纳等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及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2、使学生掌握由实验→现象→结论→应用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扬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试管(大)、试管(小)、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烧杯、坩埚钳、试管刷 药    品:盐酸、石灰水、待测样品(螺丝壳、水垢、蛋壳、花岗岩、石灰石、锌粒、钙片)教学过程设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通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来检验碳酸钙。   生活中还有很多物质的主要成分也

3、是碳酸钙。下面进行探究实验一,检验生活中那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贝壳、水垢、蛋壳…与盐酸反应。第一步: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第二步:将蛋壳、水垢(或贝壳、珍珠粉)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并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石灰水中。第三步:观察现象并记录,整理实验仪器,复位。1、请仿照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碳酸钠、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请观察碳酸钠、碳酸钠、碳酸钾的化学式,找出共同点,化学上把这一类物质统称为         。3、如何检验碳酸盐?大家

4、都知道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修建的皇家园林,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在园内大肆抢掠,破坏,到处放火。熊熊大火烧毁了所有的亭台楼阁。其中的汉白玉修建的宏伟建筑经大火焚烧,酥裂开来,变成了碎块。   为什么坚硬的汉白玉在大火中会“粉身碎骨”呢?工业上就是利用石灰石高温分解制得生石灰,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除了可以做建筑材料,生产水泥,玻璃,炼铁外,还可用于火力发电厂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生产牙膏中的摩擦剂,医疗方面的补钙剂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会在更多

5、领域看到石灰石的踪迹。教学点评: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

6、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沉时介,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