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记忆力.doc

惊人的记忆力.doc

ID:53680413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5

惊人的记忆力.doc_第1页
惊人的记忆力.doc_第2页
惊人的记忆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惊人的记忆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惊人的记忆力《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去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显示曹操的才华。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无名氏所作。”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其实曹操上了张松的大当:张松用

2、他惊人的记忆力,把整部《孟德新书》硬是背了下来。古今中外,类似张松这样过目不忘的大有人在。我国东汉时的思想家王充,年轻时看书,“一见即能诵忆”。三国魏时的王粲,能“过目不忘”。有一次,他与朋友们看了路边的一块碑文,朋友们有意要考他一下,叫他把刚看过的很长的碑文背诵出来,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唐朝有个学士叫常敬忠,10多岁时已经把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唐玄宗叫人对他进行考试,拿出一本非常罕见的万言书,要他阅读10遍后背诵出来。结果,常敬忠读到第七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唐朝还有个崔涓,刚到杭州做刺史时,为了熟悉衙门中的书吏、差役等人的姓名

3、,便命每人以纸一幅,用大字写上自己的姓名,缚于襟上。他看过一遍后,好几百个书吏、差役,便都能直呼其名。1983年,我国首届民间文学一等奖的获得者是一位66岁的老人,他就是《玛纳斯》的歌手朱素甫·玛玛依。《玛纳斯》是我国柯尔克孜族流传的一部英雄史诗,有25万行诗句。可是,朱素甫·玛玛依却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欧洲核研究中心一位荷兰的程序设计专家克莱因,也是个记忆高手。他能记住100×100以下的乘法表,1000×1000以下的平方根,150以下数字的对数值,而且能记到小数点后面第十四位。此人还能记住历史上任何一天是星期几。记忆超人前苏联的尤里·诺维

4、科夫,被人们称为“记忆超人”。他的记忆力表演是十精采的:舞台上有5块黑板,每一块黑板上有30个小格子,这些格子里填满了数字。诺维科夫只不过朝这些数字看了几秒钟,就轻松自如地从左到右把黑板上写的150个数字都背了出来。接着,他又从右到左,由上而下,自下而上,甚至按斜角线方向分别流利地说出所有的数字。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脑平均每次只能记住7个数字。诺维科夫竟然过目不忘这么多的数字信息,实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拉詹·马哈德万,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这位来自印度的青年人,早在孩提时期就已经显示出非凡的背诵天赋。比如,他能背出

5、加尔各答车站的整套火车时刻表,使小伙伴们大为惊讶。法国数学家费托在16世纪证明,圆周率是个永无终结的“无尽数”。于是,背诵它便成了人们检测记忆力的一种方法。1957年,一个英国人在背诵圆周率的数值时,一直背到小数点后面5050位;1978年,加拿大一位17岁的学生一口气背到了小数点后面8750位,打破了英国人的纪录。1981年7月5日,马哈德万在芒加罗耳一个挤满人的会议厅里,开始背诵圆周率的数值。他轻松地背完了前面的768个数字,喝了几口饮料,又滔滔不绝地背了下去。结果,他用3小时49分钟,准确无误地背到了小数点后面31811位,登上了吉尼斯

6、世界纪录创造者的宝座,被誉为“过目不忘的天才”。如今,马哈德万正在奋力攻克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万位。过目不忘之谜人脑的记忆容量是相当惊人的,据研究相当于5亿本书的知识总量。人脑把这么多信息存放在哪里呢?1951年,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彭菲尔特在给一个癫痫病人做手术时,偶然刺激到病人右脑半球的颞叶。突然,病人回忆起过去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一幕。彭菲尔特又重复刺激时,病人再一次听到了同样的音乐。后来这位神经外科医生在给11岁的病儿做手术时,刺激了他的右脑半球的颞叶,这个孩子一下子回忆起过去跟小伙伴们玩耍的情景。事实表明,大脑颞叶是重要的记忆中枢。此后

7、,科学家相继发现,大脑边缘系统的许多区域,也与记忆有关。谁都希望自己具有出色的记忆能力,但是有超常记忆力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为什么这些人会过目不忘呢?诺维科夫曾经说过:“讲得确切些,与其说我是记忆超人,还不如说我发掘了自己的记忆潜力。”作为记忆物质基础的大脑,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不大的。人们的记忆力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于记忆潜力的发掘程度各不相同。要把记忆的潜力变成现实的记忆能力,需要长期锻炼,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我国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记忆力并不好。一起念书的同学都把课文背熟,高兴地去玩了,他还没有记住。遇到这种情况,司马光就插上门栓,放下

8、窗帘,一遍一遍地读下去,直到背熟为止。此外,掌握记忆的秘诀也很重要。马哈德万善于在记忆中产生联想。有一次,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汤普森教授对他进行记忆检测。教授任意选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